引用修改自
http://www2.khjh.kh.edu.tw/~C1221020/a4.htm
馬卡道與高雄
高雄地名的由來 龍泉寺後的貝塚 馬卡道在史前文化的位置
高雄地名的由來
高雄地名的由來,也跟竹有關係,也跟馬卡道有關喔。原來,大約二千年前,馬卡道族,選擇打狗山的一處平緩山坡地,建立部落,他們在內惟海邊(現今的鼓山區),採集魚貝蝦蟹為食,並在山上打獵,補充肉類蛋白,人口逐漸增加。馬卡道族為了抵抗敵人的侵略,特別是海盜的突襲,於是在部落的四周,種植刺竹林,為防禦工事,另一方面又可以防禦颱風的肆虐,族人就稱這種竹圍叫做【TAKA○】。
十六世紀以後,漢人開始和馬卡道人接觸,對部落中的竹圍印象深刻,認為不比城牆遜色,尤其是小型村落,更是適用,因此就直接把TAKAO翻譯出來,叫作打狗【閩南語音】,稱呼這個部落為【打狗社】,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為【打狗山】。
一六○三年,漢人陳第隨軍來台征伐海盜,後來他寫了一篇『東番記』,記述他來台的所見所聞,文中就有『打狗嶼』的稱呼。可見,當時打狗山仍是矗立在海中的島嶼,而今高雄市區,還是內陸淺海和紅樹林沼澤地區,愛河剛剛在形成。一八九五年以後,日本人統治台灣,重新編定地名。在日本本州地區,有地名稱為【高雄】的,它的日本發音TAKAU,與打狗的馬卡道族的音,非常接近。於是日本人就把漢字的高雄搬過來使用,改『打狗』為『高雄』,並在大正九年﹝民國九年﹞設立高雄州高雄街,大正十三年﹝民國十三年﹞設立高雄市。
因此,高雄地名的原始意義,是【竹圍】【竹株】的意思。
參考資料
壽山的人文歷史 洪田浚編著
照片中背後就是用刺竹作成的竹圍
龍泉寺後貝塚的介紹
幾百年前,住在台灣的原住民,可分為「高山族 」與「平埔族 」,「高山族」的原住民,住在較偏遠 的深山裡;而住在平地或離平地較近的淺山丘陵中的 「平埔族」,因距離的縮小溪貝塚說明看板短,在生活習慣上,受到漢 人的影響;有的平埔族女孩,與從大陸來台灣開墾的青年結婚,經過歲月的更迭,平埔族的特色:如男人穿耳洞,女人打落門牙的習俗,也就慢慢消失,在外貌
、習慣上終於和漢人融合一起,唯一留下的只有漂亮的雙眼皮了!
在高雄龍泉寺後山有一處「小溪貝塚」,是古時候的人「吃剩的蚌殼堆積形成的地方」。當時「小溪貝塚」附近住的就是馬卡道族 (平埔族)(TAKAO)。他 們從幾千年前一直到四、五百年前都住在這個地方
, 那時候山腳下附近都是大湖和沼澤的水鄉。因受日本海盜的侵犯,所以開始遷徙活動。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因打狗的發音與日本話「高雄」很相近,所以將打狗改名為「高雄」。
發現到確認
高雄市最早出土的石器便是在高雄中學發現的,而發現此遺跡的雄中日籍教師土屋恭一,更是柴山原住民馬卡道族之遺跡--小溪貝塚的發現人。民國初年,日據時期的高雄中學,為了興建東側的教職員宿舍,挖掘地基挖出了石斧與石刀等臺灣先住民遺物,發現者便是該校教師土屋恭一,成為高雄地區最早出土的石器。經過此一意外發現,土屋恭一對考古學產生興趣,假日常 到四處從事挖掘,其中以打狗山(今柴山)最為豐富,陸續發掘出臺灣先民的遺跡。
遺址的位置
龍泉寺後貝塚的遺址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A區包括龍泉寺後面、壽山斷層陡崖前側間之緩坡帶,側全區唯一東緩傾之山地,坡度約在十度左右,面積約莫12000平方公尺.B區即所謂的小溪貝塚包括壽山斷層陡崖後之北緣起,至攔砂池間及其鄰近地區,無名小溪及其支流所流經的地區.見下圖
柴山上龍泉寺後遺址分布圖
發現的物品
據臺大地質學系教授林朝棨云:該遺跡時代之海水達今之龍泉寺門前地點;而壽山為孤島,該小溪為溺谷。發見該遺跡者為日據時高雄中學校教員土屋恭一,在貝塚中雜有無紋陶器及陶環,及少數貝輪及石斧。
貝類
獸骨
血蛤
陶器
參考資料
高雄市龍泉寺遺址範圍及內涵調查研究 劉益昌著
高雄地區史前遺址展專輯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馬卡道在高雄史前文化的位置
馬卡道族所遺留的龍泉寺後貝塚遺址依碳十四測年代集中在1400 - 450B.P.之間,依據劉益昌的台灣史前文化的時空架構,此區應該屬於新石器時代後期的蔦松文化中的清水岩類型。
蔦松文化簡介(距今2000至400年)
蔦松文化遺址分布在不同的西海岸地形中,如沖積平原、丘陵河階、台地緩坡、丘陵殘丘地帶。易言之,聚落的所在地,也可從遺址的海拔高度見其一斑。蔦松文化遺址發現的數目不但說明了向內陸擴散的現象,也反映了人口增加、村落散居的趨勢。近河階的遺址文化層較薄,代表居住的時間較短;近平原及台地緩坡的遺址不但面積較大而且文化層較厚(如番子塭、西寮及蔦松遺址),表示其聚落規模較大。特別是西寮遺址面積高達3,230,000㎡。與大湖文化時期的聚落相比,西寮遺址可能屬聚落群或是文獻記載中所指涉的麻豆社。出土的文化遺物不但類型多,而且在量的方面遠非前期文化所能相比。其中骨製工具、裝飾品、玻璃器、鐵器及貝飾的出現不但代表了物質文化及工藝技術之改進,也說明與外來漢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及接觸。
劉益昌 1996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