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ttao Allen 馬卡道.艾倫: 歷史的馬卡道-人與自然的關係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歷史的馬卡道-人與自然的關係

引用修改自

http://www2.khjh.kh.edu.tw/~C1221020/a21.htm

歷史的馬卡道-人與自然的關係

食 衣 住 行 樂


●飲食

傳統的平埔族人,雖然懂得熟食,仍有許多食品以生食為主,尤以蔬菜為最。化們以搗碎加鹽及大蒜等配料食用,別有一番風味,至今仍有族人保留這種飲食方式。漢人入墾之後,平埔族人也逐漸以米為主,並用來釀酒
,「無廚灶,以三尺架架鍋於地。粥則環伺鍋前,用椰瓢吸食;食則各以手團之而食。」

●獵人→平埔族人傳統的生活型態,以漁獵為主,每一個子弟從小就得接受捕魚和打獵的訓練,「男女約十四歲、 十五歲時,編藤圍腰,束之使小
;故設飛逐走,急於奔馬」(高拱乾《台灣府至》)打獵和捕魚技術的學習也非常重要,各族群長老們,都以不同的方式來訓練自己的子弟,或分春秋之季帶子弟上山,或再傳統千曲(跳戲)之期,定出幾日為獵獲之期,由經驗老到的獵人,分批帶領成長中的男子上山打獵,從學習判斷、追蹤到獵獲
,每項技術無不傾囊相授。此外另有射魚的訓練或比賽,教會他們如何在不用漁網的情況下捕捉的到魚。

●捕魚→魚是平埔族人相當重要的主食,巴宰海族人於祭典中有補小魚的儀式,亦以祭祀祖先,更喜歡『補小魚,微鹽漬之,令腐;蟲生既多,乃食。亦喜作鮓魚,以不剖腹而醃。故速腐。』(周鍾瑄《諸羅縣志》)魚既是平埔族人主要的經濟產業,捕魚乃是他們最重要的謀生技 倆。大體而言,族人捕魚的方式,從射魚、圍魚而至網魚,受到漢人影響的痕跡相當明顯。

魚釣用具


穀倉

 

收割

種植

●衣飾

1.漢人文化入侵之前:男裸全體,女露上身。

2.當漢人移民越多,各地社人愈有機會接觸漢文化,漢人為營生或貿易,也常用各種布料和平埔族人交換土產,使得平埔族受到漢文化極大的影響。

●各種飾品

平埔族人的生活雖然簡樸,婦女卻非常懂得在各種天然物質中,製造各種裝飾性的藝品,包括手鐲、耳環、項鍊、以及頭飾等等。

陳列於自然史博物館的平埔人衣物


打狗山上的西拉雅人,應是馬卡道人


●房舍→平埔族人的住屋,大體上以台灣最易取得的木、竹為材,基本上都不大,全家同居一室,因而常被前清誌書平為臭不可聞。

●造屋→平埔族人稱為乘屋,子女嫁娶時,大都需要另造新屋以為居住,造屋時間長在豐年收成之後,也可以隨時 承造,主要是看需要而定。各族的居住型態不同,有些有底座,有些則無,有底座者需要先費時興築基座
。在柴山上的遺址我們可以發現有築基座的喔。如右圖一。

●霞籃與葫蘆瓜→竹和木是平埔族最常用建築房舍的材料,此外也用來製作舂米的臼、獵射所用的弓箭、盾牌以及霞籃、藤龍等物。平埔族人更種葫蘆瓜,除了食用,更當作容器或裝行李的器具,又稱葫蘆為行具,大者容數斗,出者隨身,旨蓋毯衣,悉納其中,遇水則浮。

●守隘與瞭望→平埔族雖為台灣原住民之一,但相對於高山十一族的原住民,他們卻也成為了入侵者,加上文明的程度不同,平埔族人為了維護家園安寧以及社人、財產的安全,古來就有守隘和搭設望樓瞭望的習俗。守隘乃是指守護部落,主要的方法是:守隘,台郡各縣番民附近生番居住者
,伐竹為欄,每日通事土目派撥番丁,各帶標槍弓箭,以防生番出沒。中南部地區只要有近山的部落,都有類似的安全措施。如右圖三。

 


柴山上馬道人房舍基座遺址

一起蓋房子

守隘與瞭望


●遊車→漁獵維生的平埔族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靠兩條腿,特殊場合與時節,才會坐牛車出遊。平埔族人乘坐牛車出遊,最常見的例子是:每當花紅草綠之時,整潔牛車;番女梳洗,盛裝飾,登車往鄰舍遊觀,麻達執鞭為之驅。途中親戚相遇,擲果為戲。不知看倌你是否發現了平埔的牛車只有兩個輪子的喔,而不是四個輪子喔。

●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夠搭船,平埔人只能幫忙拉船。

 


泰山村公廨內的牛車

渡河圖 翻拍自自然史教育館


音樂是一個族群的代表,尤其是對於原住民,透過音樂的研究,可以順利的了解到他整個的歷史、人文、文化、習俗及傳說故事等。現代的歌曲多崇向新潮及 饒舌,但原住民的音樂卻充分的表現出了他們族群的辛酸血淚史。民族音樂學家們則認為,光是音樂本身的特質,還不足以說明某區域或某民族的音樂特性,同時應該進一步就音樂行為、音樂術語、音樂功能、音樂象徵等方面進行研究,才能順利的推導出整個歌曲的意義及由來。

同時,原住民的音樂與傳統祭典以及生命禮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隨著現代生活型態深入原住民部落,傳統音樂早已被年輕人所摒棄,流行歌曲取代之,能唱傳統母語歌謠或演奏傳統樂器的年輕人更是少之又少,或許是因為現代人都崇尚流行,不願意去學一些老舊的東西吧!所幸,在民族音樂學者努力作全面性採集與錄音,以及提倡保存原住民文化的意識昇高下,才從逐漸凋零的老一輩族人中搶救出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台灣原住民多元化的音樂現象,不論從考古語言學或民族音樂學的角度來看,都是台灣寶島上最珍貴、最重要的文化資產,值得我們好好的加以去欣賞及肯定。

關於馬卡道的音樂,他們多稱祭祀歌舞為「跳戲」,跟其他同樣分布在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的西拉雅本支族及大武壟的稱呼是不一樣的。西拉雅本支族稱祭祀歌舞為「牽曲」﹔大武壟稱祭祀歌舞為「牽戲」。馬卡道跳戲歌每段的起首lo-mi-ia-ta-tsa-hei,跟西拉雅本支族的其中一首夜祭牽曲起首lo-mi-ia-ta-sa極為相近,只有tsa跟sa這兩個音節的不同,而二地都是用這個起頭片段的反覆吟唱來結束本曲每個段落。而大武壟則是唱lo-mi-ta-sa-hai,也非常類似
。這三個不同的族群,其歌謠卻有共通性,可見我們不能被族群分類拘泥,忽略各族所有的連結。

原來馬卡道的祖先曾遇七年旱災,因此地靠近山邊,地勢高聳,故而缺水,因此對於祈雨祭典格外重視。族人認為鳥類和雨水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祈雨的歌曲,正是同一曲調,而在每一段歌詞中,配上不同的鳥名。過去,曲中鳥名多達數百種,由於祭典曾經中斷了數十年,近幾年恢復之後,許多鳥名不幸就被族人所遺忘了。

整體上來說,馬卡道的歌謠數量比別處都豐富,但由於文化的失傳,歌詞的意義大多不可解,只有跳戲歌及祈雨歌呼請鳥名的部分意思比較清楚,也難能可貴了。歌曲多半為反覆曲式,每個段落之間只有中間部分歌詞有差距
,通常意思可解的詞語落點也就在此,也是歌曲中關鍵字的所在。各段落其他頭尾的部分則是歌詞和曲調的重複性都高,似乎是拉長語氣詠嘆再三,而非唱出新的詞義。即使是那些義不可解的歌曲,也都是每段頭尾相同或類似,段中間有幾個音節不同,雖然無法得知其意,卻可推斷那應該是段落內的關鍵字。

此外,歌曲間往往曲調相同,歌詞不同就被報導人看做是不一樣的曲子,賦予不同的意義;這點在南島民族歌謠中為普遍現象。而歌曲版本的異傳也體現了民間歌謠不拘一格的多變性及活潑性。

總之,音樂讓我們更清 楚該族群的歌謠和歷史事件、遷徙傳說之間相互印證的可能情況。至於歌謠聚落、歌謠族群與文化區域之間的問題,我們也可透過祀壺信仰和傳承歌謠,這兩大文化質素的比較,更清楚地看到族群遷徙的真實面貌。從歌謠的思考,不論是傳承或傳播,馬卡道在漫漫多年的歷程長河中,透過歌謠的傳唱,展衍著其族群的命脈,及至今日仍然歷歷可見的。

附錄:請神歌

大意:祭典請神時所用的歌,曲調跟祈雨歌相同,但歌詞不一樣。第一段先請神,主要是呼請雨王。

o-mi-o-mi-tang-ko-le,tang-ko-le-a-na-o-hei

o-mi-o-mi-ki-bun-ngan,ki-bun-nagn-a-na-o-hei

na-ti-a-mo-tu-in-no,tu-in-no-a-na-o-hei

接著呼請各種鳥名。然後是正式的祈雨儀式歌曲。

o-mi-o-mi-ta-hi-ta,ta-hi-ta-a-na-o-hei

k'i-mi-ka-tii-hai-lamg-nga,hai-lang-nga-a-na-o-hei

la-ki-na-na-e-e-sun-mai,e-sun-mai-a-na-o-hei

o-mi-o-mi-ma-lang-nga,ma-lang-nga-a-na-o-hei

鵪鶉 鵪鶉

o-mi-o-mi-ki-bun-ngan,ki-bun-nagn-a-na-o-hei

o-mi-o-mi-hi-la-lun,hi-la-lun-a-na-o-hei

最後回頭再來唱請神調。

o-mi-o-mi-ki-bun-ngan,ki-bun-nagn-a-na-o-hei

na-ti-a-mo-tu-in-no,tu-in-no-a-na-o-hei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