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ttao Allen 馬卡道.艾倫: 2010年3月22日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轉貼:他的都江堰 我的烏山頭

希望台灣教師都能有這種台灣主體的熱忱教育學生

引用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22/today-o6.htm

他的都江堰 我的烏山頭

◎ 顏利真

日前拜讀曹長青〈中國正開「兩騙」會議—從章子怡、余秋雨談詐捐〉,我錯愕不已,因為就在前一天,我才剛為學生上完余秋雨收錄在高二國文課本中的〈都江堰〉一文。對於「文不如其人」,不只我感到驚訝,學生們也不敢置信。

余秋雨的文章每年都「蟬聯」在台灣的教科書上,然而年復一年,筆者卻教得痛苦無比。這篇文章是在講述中國的戰國時代,四川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故事的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它並不適合作為台灣高中生的教材。

不 論就時間上或空間上而言,李冰修建都江堰與學生們的生活經驗都是疏離的。試想:一篇講述二千二百多年前治水的故事、一個連台上的老師都沒有去過的場景,如 何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其結果是:台上講得心虛,台下聽得空虛,大家只能神遊在「故國」的「壯麗河山」,隨他湧起那「激動人心」的「中國情懷」了──卻 不知那是虛構的。

捨棄他的「都江堰」,我們有自己的「烏山頭」,不是嗎?於是,在上完了「正課」之後,我趕緊播放去年才上映的動畫《八 田與一:嘉南大圳之父》給學生看。播放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當畫面出現歷時十三年(1917-1930)的烏山頭水庫終於大功告成,要舉行開閘儀式 時,隨著劇中的「阿文」轉動手中的轉盤,出水口的水「涮──」地奔洩而下的同時,教室裏也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當時我為學生這種發自內心、突如其來的反 應震懾住了,心想:這才叫感動,這才是文學。影片結束後,學生們爭相跟我分享他們的感受:「老師,好想哭……」、「老師,好感動喔,我沒有想到一個日本人 竟然會對我們這麼好,曾經那麼認真的為台灣做過這麼多事。」

「老師,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發生『台日薪資爭議』時,八田先生說的那一段話,他說:『不相信工程能完工,這些大笨蛋,你們為何冒生命危險在這裏?不相信這工程竟還來工作,這不是太可恥了嗎?』──這段話讓我感到很震撼也深受感動。」

是的,這就是我要的,我要學生看到一種「典範」──一種可以終生奉為圭臬的典範,而不是被別人灌輸虛幻不實的「贗情」。

相較於八田與一的高潔人品,詐捐的余秋雨該被趕出我們的教科書了;他的都江堰,我的烏山頭──就此分兩頭。 (作者為高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