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ttao Allen 馬卡道.艾倫: 2014年8月1日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從美獨說到台獨[李筱峰]

http://www.peoplenews.tw/news/76285231-c37f-48a9-bb9f-63320d862001

從美獨說到台獨
李筱峰教授

 2014-07-04 00:02
今天是美國國慶,又稱為「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1776年的今天(74日)原屬英國殖民地的北美十三州代表發表獨立宣言,不僅宣布從大不列顛王國(英國)獨立,並提出重要的民主概念:「人類生而平等,享有不可侵犯的天賦人權」、「政府的權力由人民同意而產生,政府若違背民意,人民可以將之推翻,另建新政府」。
美國的獨立建國,和13年後的法國大革命,都是人類國家發展史上(邁入現代國家)的重要里程碑,是人類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對台灣、對中國,都有啓發的意義。
美國獨立前的北美十三州,原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移民多來自英國。16201111日的「五月花」號載來英國的清教徒移民,及其簽署的五月花號公約為一個半世紀之後的美國獨立建國埋下歷史的伏筆。五月花號靠岸後,船上102名新移民中的41名成年男子簽署了《五月花號公約》,寫道:「我們飄洋過海,在維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布,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這份公約成為美國日後無數自治公約中的首例,它的簽約方式及內容,暗示了許多民主的信念:「人民可以由自己的意思來決定自治管理的方式、不再由人民以上的強權來決定管理。」在此開創了一個自我管理的社會結構。一個半世紀之後的美國獨立建國,就是建立在這個「自我管理」的基礎上。
說到自我管理,我們試舉以下小故事來闡述:
有一位參加美國獨立戰爭的老兵﹐在美國獨立的數十年後﹐接受一位歷史學者的採訪。
「您們當年拿起武器參加革命﹐一定是為了反抗不能忍受的壓榨?」
老兵皺著眉頭回答:「壓榨?我並沒有這麼感覺。」
歷史學者有點詫異:「什麼?您沒有感覺到印花稅法的壓榨嗎?」
「我從未看到過那些印花啊老實說﹐我並未在這上面付過一文錢。
「那您一定是不滿當時的茶稅?」
「我從來不喝茶﹐茶稅於我何有哉?」
「那麼﹐我想您一定是讀過洛克(John Locke)﹑盧騷(Jean-Jacques Rousseau)等人有關自由的永恆原理了?」
「我不知道您在說誰。」
歷史學者有點不耐煩了:「究竟是為了什麼﹐您去打獨立戰爭?」
老兵不急不徐說:「弟台﹐我們去打那些穿紅制服的人﹐是為了這個:我們一向是自己管理自己﹐我們就是要這樣﹐但他們不認為我們應當是這樣。」
這套「自己管理自己」的哲學﹐不僅是美國獨立建國的立國精神﹐也成為近代以來人類建立現代國家的普遍價值。
美國獨立運動中有一本大約50頁的手冊,叫做《Commonsense(常識)》,作者叫潘恩(Thomas Paine他在書中系統論證了北美洲十三個英國殖民地獨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003年美國最大連鎖書商「邦諾書店」統計,《常識》位居影響美國歷史的二十本書的榜首。當代美國重要的哲學家胡克(Sidney Hook)為《常識》再版的序文中曾說:「潘恩之所以全身心地投入這場美國獨立,並不是做為一個美國人,侷限在為美國的利益;而是做為一個自由人,一個世界公民,他堅信,他為美國所做的努力,就在為英國、法國以及所有被奴役的地方爭自由的努力。」
潘恩曾經和另一位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有過這樣的對話:
富蘭克林說:「何處有自由,何處就是我的祖國」
潘恩回答:「我的祖國,正在一個沒有自由的地方!」
兩人的切入點不同,但都為美國的獨立建國的基礎民主自由,提出了詮釋。
富蘭克林的父親出生在英格蘭,後來移民北美洲波士頓。富蘭克林是在波士頓出生,用當前台灣的用語就是「外省第二代」。他有關電的實驗,及發明避雷針,極為著名,曾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若照台灣的一些「高級外省人」的心態,富蘭克林應該全心效忠英國,但是他卻投入美國獨立運動。富蘭克林從事美獨運動時,他的兒子質問他為何背叛英王,氣得富蘭克林將兒子趕出家門,要他想通了再回家。
以上富蘭克林的例子,也說明着「國家認同轉變」的過渡時期的現象。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在首倡獨立建國時,支持獨立的民意並不高,大約只有19%而已,當年連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剛開始也沒有獨立的意識,還自認為是英國皇家的軍官,但是時勢一到,潮流一來,一念之間,竟讓他成為美國獨立建國的領袖。獨立建國的支持度也扶搖直上,沛然莫之能禦!
美國宣佈獨立固然引起英國派兵鎮壓,爆發戰爭,但是最後武力解決不成,英國反而放棄武力,成為第一個承認美國的國家,而且同文同種的英、美兩國,最後成為在國際上相互支援的最友好國家。
美國獨立建國的歷史,對台灣與中國真有啓發作用。
常聽到中國及台灣內部的中國黨辱罵台獨主張者「數典忘祖」,質問「難道忘了祖先是從中國大陸來的嗎?」要回答這個愚蠢的問題,剛好可以用美國的範例回答,美國獨立之前,他的人民不也是大部分從英國來的嗎?美國的祖先從英國來,和台灣人的許多祖先來自中國(新加坡75的華人的祖先也來自中國)不都是一樣的道理嗎?都是因為在原鄉無法存活,而另闢新天地。人類的國家發展至今,同文同種並非必然要同國。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講英語的國家,其多數國民都有相同的血緣或相同的文化來源;日耳曼族的人,可能是德國國民,也可能是奧地利或瑞士國民;同文同種的阿拉伯世界,也有很多國家,沒有任何一國的人「數典忘祖」。
再說,台灣人的祖先,也不盡然只來自中國,如果真要論祖先,許多台灣人的祖先,不僅有來自中國者,也有在地南島民族。從事台灣人血緣研究的林媽利醫師研究指出,約有80的台灣人混合有東南亞民族(南島民族)的血緣。彭明敏教授、李筱峰教授等人都曾經由林媽利醫師的檢驗,確知都具有平埔族西拉雅人的血緣(李筱峰的血統中甚至和印度的Tribal peoples有關)。台灣人民的血緣多源而且複雜,請問我們建立自己的國家,到底數什麼典?又忘什麼祖?
台灣不願意被那個專制中國併吞﹐而希望獨立建國﹐說穿了﹐不也正是和當年「為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美國獨立一樣嗎?美國的前途當然是美國人決定,不是由英國人決定;台灣的前途,也不該是由中國決定,而是台灣自己決定。這是「國民主權」的基本常識。
「統」派又說,搞台獨必然引來中共武力犯台,如同美國獨立時必然引來英國的武力鎮壓一樣。這個史例,不能只看一半,如今回顧美國獨立運動史,英國的武力鎮壓真是多此一舉,最後英國放棄武力承認美國獨立,反而建立起兩個友好的兄弟之邦。中國及台灣內部「統」派何不以此最後結局為典範,趁早放棄武力,讓台灣與中國和平共存,經濟互惠、文化交流、共創雙贏,建立起兄弟之邦的關係,何樂而不為?
至於說到獨立建國的民意度,原本只有19%支持度的美獨,不經數年就真正獨立建國。如今台灣主體意識的民意度已經過半,而且是「事實獨立」於中國之外,豈有不能獨立的道理?但與「美獨」相較,阻礙獨立的最大不同是,美獨沒有像台灣內部這樣「內神通外鬼」的中國黨政客集團、紅頂商人,和一些吃中國奶嘴的媒體。今天,如何抵擋、抗拒甚至瓦解這些「內神通外鬼」的勢力,是台灣有無前途的最大關鍵!
最後,容我們援引上述胡克為《常識》再版所說的話,套用重申如下:「我們之所以投入台灣獨立,並不只是做為一個台灣人,侷限在為台灣的利益而已;而是做為一個自由人,一個世界公民,堅信為台灣所做的努力,就是在為中國,以及所有被奴役的地方爭自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