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12434601.html
黃金十年?(悠然)
國民黨人擅長建構虛幻的口號,最近流行的「黃金十年」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馬英九 最近在與蔡英文針對ECFA辯論時,將民進黨執政的八年貶抑為「失落的八年」,並提出未來要打造「黃金十年」。馬英九對民進黨的評價,涉及黨同伐異的心 態,將敵方說得一無是處,本來就是不成熟的政客行徑,不值得浪費篇幅加以討論。然而,他所說的「黃金十年」倒是值得加以檢討,畢竟這牽涉到整個台灣未來的 前景。
熟悉國民黨歷史教科書的人都知道,「黃金十年」不是馬英九自己創造出來的口號,而是國民黨 教科書對於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後,直到蘆溝橋事件爆發前夕這十年間冠上的美名。他們說,這十年間中國的工業成長率超過8%,在1936年中國工業產值 已經達到近代史上最高的水準。國民黨學者認為,若不是日本於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早就在1940年代「經濟起飛」。馬英九 最近在與蔡英文針對ECFA辯論時,將民進黨執政的八年貶抑為「失落的八年」,並提出未來要打造「黃金十年」。馬英九對民進黨的評價,涉及黨同伐異的心 態,將敵方說得一無是處,本來就是不成熟的政客行徑,不值得浪費篇幅加以討論。然而,他所說的「黃金十年」倒是值得加以檢討,畢竟這牽涉到整個台灣未來的 前景。
然 而此說乃是掩人耳目的虛構神話。首先,1927年之後中國的工業成長的數據,是對比袁世凱死後的階段而得到的。自從袁氏亡故,軍閥混戰,導致產業界受到嚴 重干擾,外資不願投入。1927年後中國政局較為穩定,外資也較願意投入,其成長率自然就會比混戰時代來得高。然而這種成長率,是否能夠長期維持,實在是 值得懷疑的。國民黨人對於經濟成長率有一種迷思,認為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都會直線發展,對於經濟週期與大環境變遷的可能性卻習慣性視而不見,這是相當危險 的。其次,這十年根本不是太平盛世。就在這十年間,爆發兩起重大事件,一是1930年的「中原大戰」,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起兵,與蔣介石大 戰,雙方投入兵力超過一百三十萬人,死傷超過三十萬人,戰火蔓延到河南、河北、山東、湖南、湖北。不但使國府消耗掉大批精銳,後來無力對抗外敵,也根本影 響到當時的工業生產。另一件大事則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在蔣介石的不抵抗原則下,中國丟掉了最重要的工業區:中國東北。中國的重工業,主要靠東北與 漢冶萍,而這兩起事件對中國的重工業當然造成極嚴重的打擊。特別是失去東北之後,所謂黃金十年的生產值,根本無法彌補其損失;更嚴重的是,日本反而藉著中 國東北的物資完成戰備。日本在1930年以前,根本還沒有足夠的財力與物資對中國全面用兵,日本軍方也沒有辦法說服文人政府執行侵略政策;他們是在悍然奪 取東北之後,以「滿州」的資源來吸引財閥發展軍火工業,拋棄政黨而轉向他們,從而讓他們可以發動一連串的政變。從日本在1931年得到「滿州」,直到蘆溝 橋事變爆發的那一年(1937年),日本的軍費增加了七倍,步槍增產10.8倍、機關槍增產3.2倍、飛機增產2.8倍、坦克增產38.9倍、汽車增產 20倍。(嚴冬〈九一八事變回顧〉)換句話說,日本之所以能對中國全面用兵,是拜蔣介石把「滿州」送給他們所賜。將金雞母送給敵國,強化敵國的軍備,再把 自己小小的表現渲染成天大的成就,這純然是為了欺騙世人,往自己臉上貼金。說穿了,「黃金十年」說,是國民黨人為了合理化老蔣不抗日而整天搞內戰所編出來 的一套鬼話,根本經不起檢驗。
同樣的,馬英九的Beta版「黃金十年」也是建立在虛構的神話上,經不起檢驗。我們必須謹 記的是,馬英九的「黃金十年」說,是在與蔡主席辯論ECFA時提出來的,其基本假設是兩岸關係直線發展,並且中國的經濟也直線發展。
馬 氏認為,以他對中國一面倒的態度,中國必然願意長久保持對台友好的基調。他根本忽略了,中國早就透過台灣的統派放出許多對他不耐煩的信息。在中國解放軍將 領羅援斥責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是在搞「和平分裂」後,南方朔便曾附和說,馬英九這種只想要得到經濟利益,卻不敢做出政治承諾是無法被中國接受 的:「全世界沒有這樣做生意的,也沒有這樣搞政治的。」事實上,統派早已有「未必非馬不可」的耳語,把馬英九換掉,找一個更順中國意的人這種聲音早就不是 秘密。馬英九這種「只要好處,沒有壞處;只有經濟、沒有政治」的說辭,中國其實並不買單,搞不好連他自己都會被作掉,更別說向台灣人民擔保了。
其 次,中國經濟成長又哪裡會直線發展?各家重量級的外電不斷示警,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中國即將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中國是否能順利地渡過這些危 機尚在未定之天,但密集的外電至少意味著,外資將會有所動作。中國其實沒有多少自有資金,其產品也主要仰賴外銷。當外資撤走,而歐美日市場無力消費中國產 品時,中國要如何直線地維繫她的經濟成長?跟中國綁在一起的台灣,又要如何只分享人家的利潤,卻避開被拖累的局面?
無論 是公共事務、組織發展,乃至個人的生涯規劃,最忌諱的就是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 (wishful thinking),特別是這樣的期待還奠基於虛構的神話上,更是危險。「黃金十年」就犯了這樣的錯誤。當國者抱持這樣的期待,不但自欺欺人,也誤國誤 民。食肉者鄙啊!
(作者為政治學者,專攻政治制度與政治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