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ttao Allen 馬卡道.艾倫: 2009年5月28日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馬卡道的孩子

引用修改自

阿斯巴甜的網路日誌

馬卡道的孩子

God is a concept by which we measure our pain.

馬卡道的孩子

2004年年初興農牛以第五順位第一指名的潘武雄﹝生日跟阿斯巴甜同一天﹞,因為加盟條件談不攏﹝含獎金跟但書170萬元,見黃金獵犬,〈打著二軍反二軍?〉﹞而拒絕加入興農牛﹝興農楊總裁的摳門是眾所皆知的事,但潘武雄後來加盟獅隊時還是客氣地說是:『那時候的球技還不夠成熟,今年準備好了,有信心可以接受職棒的挑戰。』見ETTODAY,〈中華大聯盟/統一新兵潘武雄準備好了 林正豐目標3以內〉﹞,去年季後挑戰賽,潘武雄肋骨受傷﹝總冠軍賽前檢查發現是第六根和第八根肋骨裂傷,見ETTODAY,〈台灣大賽/潘武雄生平首次單場雙響砲 高興的快麻痺了〉 ﹞卻還是上場拼到這個系列戰12打數5支安打,包含一支兩分砲﹝生涯第一支全壘打﹞,打擊率0.416,且出現長傳本壘觸殺跑者的美技演出﹝第二勝的關鍵 ﹞,狠狠教訓了當初選了他卻因摳門導致他回業餘的合作金庫隊多待兩年的興農牛。今年例行賽潘武雄打擊率0.319,上壘率0.403,守備率1還是相當不 錯;到了總冠軍賽他的表現依舊出色,打擊率有3成82外,更令人最驚豔的是第2戰他單場10個壘打數﹝包含2支全壘打﹞,破了中華職棒總冠軍賽單場壘打數 紀錄。這樣的好表現,幾乎可以預告今年中職的新人王非潘武雄莫屬﹝中職規定第一年出賽打席數未達 93者,第二年仍有被遴選為新人王的資格;潘武雄去年出賽僅40個打席,所以仍可角逐新人王﹞!

2003年興農牛在總冠軍賽雖不敵兄弟象而未能奪冠,但戰力已經相當堅強﹝04-05年也拿到二連霸﹞,所以04年初跟潘武雄的簽約價碼談不攏也就算了。今年興農牛因戰績墊底擁有選秀狀元籤,胡總教練已經預定要網羅被譽為「下一個張泰山」的林益全,楊總裁竟如此回應:『只要是好手,就不惜代價,一定要爭取他加盟!』﹝詳見壹蘋果運動王,〈下一個張泰山 牛看好林益全〉﹞看來戰績墊底終於讓向來很秋的楊總裁﹝詳見聯合新聞網,〈說換就換 楊天發不甩你〉﹞有所頓悟!

不過這篇網誌不是要歌誦潘武雄有多猛或批評楊老闆有多摳﹝阿斯巴甜支持的一直是最多原住民的興農牛隊﹞,而是要談平埔族的認同問題。

最近阿斯巴甜的「大號值星」是陳柔縉的《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連載到 書上第71頁的「電話」為止﹞,一個單元含圖表大約6頁,很適合當我的大號值星。有天我看到「耶誕節」這個單元的時候,讀到:『1886年7月良方濟神父 寄發的信說道:「我想您已經知道去年聖誕節客家人想要殺害我們的事,他們散佈惡毒謠言,說我們來萬金莊是要搶奪礦產和霸佔領土。」』而信中「萬金莊」這個 地方很自然地勾起我的回憶﹝當然,「客家人」也會勾起我的回憶,畢竟我從國中跨區讀書開始就一直在跟客家人交手﹞。

第一次知道萬金,是我高中的時候。
打從國中時涵茹送我一本光華畫報雜誌社編著的《台灣原住民文化﹝一﹞》開始,我就有在買這系列的叢書;買到《台灣原住民文化﹝三﹞》的時候,「萬金」﹝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這個特殊的地方從此烙印在我腦海。

萬金最有名的是台灣最古老的天主教堂萬金聖母聖殿,但萬金最特別的是,由於歷史上外患不斷,所以以村內通婚為多,也因此保留了最多的馬卡道族西拉雅的亞族之一﹞後裔。

「潘」是清廷賜給平埔族的大姓,而萬金村裡大部分的居民都姓潘。但是在10幾年前,萬金村許多平埔後裔都還一直以為自己是漢人,直到萬金村民潘謙銘公開宣告自己是馬卡道人,村民才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貌和一般漢人並不那麼雷同。

『萬金的在地文史工作者潘謙銘,本來也不知道自己是平埔人。十年前,他擔任萬金天主教堂祕書,在圖書館尋找相關文獻時,意外發現萬金及附近赤山地區族群的 平埔人身分。一向自認福佬人的他,簡直不能接受……當潘謙銘確認自己的馬卡道族身分,並找到族人簡陋的老祖祠(奉祀「阿姆姆」)時,雖然從小生長在天主教 家庭,也忍不住流下淚來。但是,當他成立「屏東馬卡道協進會」,準備復興馬卡道文化時,他的母親說:「你爸爸若知道會氣死,大家攏不要做番了,你顛倒想要 做番。」族人也罵他:「你自己要做平埔仔,不要在外面講萬金攏是平埔仔!」』﹝詳見曹銘宗﹝聯合報記者﹞,〈潘謙銘領回馬卡道族的榮耀〉;本篇係曹銘宗〈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十篇系列報導之一﹞

上一段提到的「萬金及附近赤山地區族群的平埔人」,恰好有三個代表人物效力於棒壇:La New熊的潘忠韋是萬金人﹝詳見ETTODAY,〈中華大聯盟/潘忠韋擔任回饋大使 樂樂講成「熱熱」〉﹞,統一獅的潘武雄和潘威倫是赤山人﹝詳見中職官網,〈志比天高〉、統一獅官網,〈強棒出擊─潘武雄〉﹞,其中潘武雄﹝26﹞和潘威倫﹝25﹞年紀輕輕,卻都和許多原住民一樣為痛風所苦﹝我二哥也是,而且潘威倫因痛風不用當兵,潘武雄應該是和我二哥一樣不知道痛風不用當兵所以認命地去當兵﹞。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主任葛應欽指 出,痛風是多種基因的疾病,他在北部21個原住民家族取得154人的血液檢體,其中91人有痛風,年紀最小者僅13、14歲……其他種族的高尿酸血症患 者,大約只有百分之五長痛風石,原住民的比率卻高達五成,這期間的差異除了基因遺傳外,也和喝酒、食用動物內臟等富含普林產生尿酸的食物有關。』﹝詳見國 際厚生健康園區,〈認識痛風──原住民痛風研究發現治病基因位於四號染色體上〉﹞另外,「葛應欽指出,原住民罹患痛風的盛行率高達二成,遠比漢人的百分之二高出十倍」﹝詳見尖石國中資訊網,〈原住民痛風有遺傳因素 改善飲食減緩症狀〉 ﹞,此篇文章還提到葛應欽是「高雄醫學大學研究員」,而前一篇文章提到他抽樣的原住民是北部原住民家族,這就讓我懷疑我也被算計在其中;因為我差不多 15、6歲時高雄醫學院來了一堆人到家裡給我們做「健康檢查」,還說附近幾家都已經做了﹝除了量身高體重之外還要看牙齒跟抽血﹞。5年前左右我在網路上不 小心檢索到自己在高雄醫學院發表的原住民各項檢體數據中,還滿不高興的﹝騙我們做檢查還直接暴露我們的身高體重和其他數據耶!就不能使用代號嗎﹞,但最近 3年就查不到了。

潘忠韋跟潘威倫的輪廓都比一般漢人深一點,而潘武雄長得根本就一副原住民樣﹝奇摩知識+還有人問他跟余賢明布農族﹞是不是親戚﹞!這些姓潘的球員我一看外表就猜是萬金赤山一帶的平埔族人﹝當然,不是所有姓潘的都是平埔族﹞,後來我的查證結果也證實了我的猜想。

1995年高雄舉辦「馬卡道夜祭」時,潘謙銘就站出來說自己是馬卡道人。『回到萬金村,劈頭就被一個村人罵,「我們是漢人耶,你怎麼在報上胡說整村都是 「番仔」?母親也說,跟「番」劃清界線都來不及,怎麼還那麼傻去承認?』﹝詳見《台灣原住民文化﹝三﹞》,頁116﹞事實上這些人都沒潘謙銘的爸爸來得想 跟「番」劃清界線,潘爸爸在潘謙銘小時候就告訴他,他們家祖籍是河南滎陽;只是在幾年前﹝曹銘宗〈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系列報導之 〈潘謙銘領回馬卡道族的榮耀〉裡說的「最近」﹞,潘謙銘終於告訴女兒:「萬金人大都姓潘,但萬金人本來沒有姓,這個姓是清朝給的,我們不是河南滎陽人,我 們是平埔馬卡道族人。」﹝潘謙銘已經離開萬金,他念國一的女兒上鄉土教學課,老師要她回家問姓氏和堂號﹞

潘謙銘1995年接受光華雜誌採訪時,『就直言不諱地表示,從他知道自己可能是馬卡道族人,到認識而最後認同,是一段極痛苦的歷程。這令人想起劉還月﹝ 阿斯巴甜按:新竹客家人,曾任台灣平埔族學會理事長,出版過許多平埔族相關著作﹞的形容,「從頭到尾、裡裡外外徹底剝掉一層皮。」』﹝詳見《台灣原住民文 化﹝三﹞》,頁116﹞我想,潘謙銘10幾年前的痛苦,現在萬金的小孩應該很難感受到。如今原住民意識抬頭,大聲說出自己是「番」是可以被大眾接受,也不 太需要擔心被歧視的,甚至許多打著本土旗幟的政客為了和對岸徹底切割,也爭相搬出愚蠢的論點,振振有詞地說自己也是平埔族人!

當然,現在台灣的所謂的「漢人」多多少少都混雜著平埔族的血統。「有唐山公,沒唐山媽」這句俗語的背後,清廷曾禁止新移民攜帶家眷來台,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近百年﹞,渡海來台的漢人通常只有男性﹝偷渡的不算﹞;而這些羅漢腳一來娶不到漢人為妻,二來為了在台灣落地生根,就會把腦筋動到平埔族人身上﹝國民黨退守台灣後,娶不到漢人的老兵也會把腦筋動到原住民身上﹞。根據伊能嘉矩的 研究,『漢人羅漢腳與平埔族婦女牽手,除了傳宗接代的考慮外,出於情愛者少,著眼於土地者多。漢人利用平埔族的一種習俗女子繼承家業,而入贅於平埔家庭, 以至實際操縱家務。並以清國法律不承認女子業主權,進而佔有女家田產。這種策略似由清國康熙未年雍正初年開始盛行,風行結果,不但土地所有權紛紛「順利」 轉移,更使「番人老而無妻」,佔盡了平埔族的便宜,但「唐山公、平埔媽」的血緣關係卻也因此而搭建。』﹝詳見〈Are we Chinese?〉﹞

事實上,潘謙銘證實自己是馬卡道人的關鍵,正是他祖母過世時,身為長孫的他卻沒分到任何家產;而先前我也提過,萬金因為歷史上外患不斷﹝教士為了自禦,萬金聖母聖殿牆壁厚達3尺﹞,一直以村內通婚為主,所以萬金、赤山地區保存的平埔族血統,會比其他地區來得純粹一些。

那些政客單憑以前平埔族的居住過的地方,就說自己也是原住民會不會太好笑?你如果真要這樣說,不只整個台灣西半部的人和宜蘭人可以說自己是平埔族﹝請看平埔族群分布圖﹞,而噶瑪蘭族後來移居花蓮、台東,西拉雅族也有人移住東部,所以整個台灣島上的人都有資格說自己是平埔族,說自己也是算原住民!更奇怪的是,『馬英九在當選台北市長後就不斷聲稱自己是客家人,並於每年清明到苗栗通宵的馬家祠堂「掃墓祭祖」。』﹝見深灰色,〈馬英九真的是客家人嗎?〉﹞這些政客為了選票就可以這樣唬哢大眾嗎?

消失的馬卡道人回來了

修改引用自

生活就是........

對人...對自己...相同@生活態度!

http://tw.myblog.yahoo.com/jw!duYUlzyRHxow1ODVusuQPm0-/

-----

王蜀桂女士,1995年在報上曾這樣報導:


消失的平埔族馬卡道人回來了

  高雄市以往叫〔打狗〕,是原住在壽山的馬卡道人(平埔族的一支)土話,意思是〔竹林〕,目前北壽山(即柴山),仍有馬卡道人留下的痕跡可是今天在高雄市,一般人早就不知道這段史實,更不知道馬卡道族的下落

  為了讓高雄市民認識三百年前,在壽山活躍的馬卡道人,1995年文藝季的重頭戲是馬卡道夜祭
而要讓大家了解已消失的平埔族,主辦單位在夜祭前,將在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由屏東縣萬金村的潘謙銘夫妻,以馬卡道後代的身分,談他尋根的心路歷程

求證族人的血統

  
萬金村民眾的五官和漢人不同,皮膚也較黑黝,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原住居,可是該村的民眾,一概否認,且認為是奇恥大辱如果有人敢在萬金村說當地是平埔族部落,必定引起公憤,報章出現此話題,年輕人一定寫信糾正抗議一直自認是漳州人的潘謙銘,雖在西班牙神父拿出數十年(120多年)前的老照片,證明他們祖先是平埔族,他依然否認

   但是在什麼情況下,潘謙銘發現且承認自己的血統了呢?目前以平埔人自居潘謙銘說:〔1990年,我做余萬德神父的秘書,為了萬金天主堂(全台最古老的教 堂)與沈葆禎的歷史,我到圖書館找相關資料,才知道萬金和赤山(鄰村,村民多是天主教教友)都是平埔族,我發覺台灣的史料,都以統治者的眼光來撰稿,於是 我從日常生活開始追尋,找出萬金村是平埔族的明確證據


  目前已全部漢化的萬金村,村民說得一口標準廈門音,原來當年傳教的西班牙神父,都在廈門住過一段時間,帶來的傳教老師都是廈門人的緣故.潘謙銘從生活中發現,平埔族唯一沒有漢化的習俗是--家產大孫無分,而漢人是長子有雙分
因為身為長孫的他,阿媽過世後,家人不肯給他一點家產後來他才體會到,母系社會的平埔,並不看重男孩,加上平埔族四處流浪,生活並不富裕,也沒有家產可留

  他又從村民的習慣,發現平埔族的影子
他記得童年時,村裡家家戶戶,不管住家`田地,都喜歡種刺竹做圍牆,原因是實用因為刺竹可用來打架`做弓箭`造房子等據說平埔族以往沒有桌椅,飲食及宴客,人人都以蹲踞之姿進行如今村人吃飯時,喜歡把腳抬起來,同時村民隨時可長蹲在地上

找出祖先的特徵

  他開始認真地訪問村內的老人,對此問題他們多半不肯回答.赤山村的老人,因為已故潘伏求老師,要他們不要忘了〔祖先是平埔人〕,還有些親人遷居台東,所以他們坦然承認平埔族的血統。

  事實讓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平埔族血統(雖然母親是漢人),他坦白說:〔震驚之後是難過,那種感覺怎麼說?好像都幾十歲的人,有天別人突然告訴你是養子,可是你卻不知道親生父母在那裡?〕

  他在鄰近的村落,找到平埔族的老祖廟,雖然生長在天主教家庭,初次站在在祖先的公廨前,他居然有種回家皂感覺。

   然後,他開始從鄰近的村落觀察,他從研究村民的臉形、手腳、口音等方面查看,慢慢地找出平埔族人的共有特徵來。做田野調查後,讓他覺得傷感的是--大多 數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平埔族人。也因為平埔語的消失,整族的歷史均中斷,在尋根路上,備感無奈.他另一個感慨是:我們平埔文化消失了,卻從血統同化漢人。

  據劉還月老師在屏東縣對平埔族的研究,該縣境內的西拉雅族人,除原居的馬卡道族外,還有從南台灣(包括台東)各地二次遷入,為西拉雅的三大亞族--西拉雅
`大滿`馬卡道聚合的地方。潘謙銘憑什麼證明他們是鳳山八社的馬卡道?

   他的證據是赤山和萬金都是平埔族,可是長相和骨架都不同,赤山不少人的親戚在台東,而萬金村的教友,原來住在老埤,而從萬金和老埤老人的記憶,祖先是從 力力社遷來。文獻亦有記載:力社原為平埔族馬卡道力力社的所在地。十七世紀末(清康熙中葉)泉州人施又標入此地,占領平埔族人之耕地,於1710年代表 (康熙50年代)族人受迫退至東界的萬巒莊赤山。

以自我民族為榮

  力力社的人,後來都搬到萬金村,赤山卻因和另一支 平埔族拔河比賽,賭輸了,只好送給對方。這則傳說,萬金村的許多老人,都聽過家中長輩提起。在原住民意識抬頭的今天,一切都可攤開來講,潘謙銘在多次探訪 中發現,他們的祖先該是泰山的力力社。一般人對平埔族的宗教儀式或習俗,都從文獻中找資料,潘謙銘卻從天主教的信仰去尋根。比方西拉雅祭祖需要著白衣裙的 少女歌舞,他認為有教會"天使"的痕跡。泰山(舊名加蚋埔)沒有這種仙女歌舞活動,但是隨時可開聯歡會,通常先跳舞,尪姨再敘述祖先的故事。

   從他開始承認自己是平埔族後裔,在尋根的過程,他覺得平埔族的消失,與其責怪基督教(以長老會的教友,多半是平埔族)的反異端崇拜,和政府的打壓--牡 丹社事件,肇事者該是平埔族人,因此日本警方對平埔族教育極重視,甚至國民黨政府的壓迫(覺得國民黨是冤枉的,在農村只消滅日語,並未干預方言),還不如 說:平埔族人的自卑心結作祟,不願背負過去的歷史。其次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漢人平起平坐,因此千方百計地遺忘過去。

  他最感嘆的是:目前,原住民正循著平埔族消失的軌道,逐漸地減少.除非他們覺悟,以自己的民族為榮,珍惜自己的語言及文化,否則平埔族消失,就是面最佳鏡子。

  潘謙銘的太太也是萬金村的人,對先生的尋根,非常地支持,因此他們積極地參與加蚋埔夜祭的活動,同時夫妻勇敢地在台灣民眾前,大韾的說:請看我臉`我的體格,我們就是那消失的馬卡道族後裔。

西拉雅族-北頭洋-蕭壟社

北頭洋-歷史與風華。這個網站材料十分豐富,有非常多西拉雅文化內容。可作為了解西拉雅文化的參考。

http://www.soulang.com.tw/index.htm

請支持平埔原住民族爭取族群正名與身分認定之連署

雖然政府因為財政關係,否定了讓平埔原住民身分認定。但回復血緣上的關係原本就天經地義,這是基本的人權!人民有選擇自我身分認同的權利!就算是少數,也必須予以尊重。我也希望能夠回復馬卡道原住民的身分,只是文化幾乎已經斷絕,要合乎法令上的文化定義,已經不如西拉雅般容易。但是,如果有機會、有能力的話,也一定要爭取,馬卡道族的身分正名運動!

-----
引用修改自

請支持平埔原住民族爭取族群正名與身分認定之連署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031902170000

認識台灣原住民

由作者Luke-Skywalker經營的網誌「遨翔寰宇」,裡面有55篇專門介紹台灣原住民的文章【認識台灣原住民】,內容豐富,可作為了解原住民的參考。

第一篇-歷史高雄-壹-史前時期的高雄

引用修改自
www.lhps.kh.edu.tw/lhps/teacherA/DOC/第一篇歷史高雄/壹_史前時期的高雄.doc

-----
壹、史前時期的高雄

一、史前的打狗

根據學者研究,高雄市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大家熟知的柴山小溪貝塚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遺址證明了這塊土地上曾有史前人類

活動的遺跡。以下就高雄市所發現的遺址及其出土的文化遺物,說明與高雄市史前文化有關的類型,並介紹高雄市著名的遺址。

1.史前文化類型

史前文化分成舊石器、新石器及金屬器時代,這些時代的年代及史前人類生活方式。(如表一)高雄地區(含高雄縣)史前文化演變分成:

約距今7000~46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約距今4600~3500年前的牛稠子文化、約距今3500~2000年前的鳳鼻頭及大湖文化、約距今2000~400年前的蔦松文化。(如表二)以下就各文化類型及所屬時代進一步說明。

表一 台灣史前時代各階段人類生活型態簡表
年代 文化史 經濟史 生態史
50000B.P.~

6500 B.P

舊石器時代晚期 採食(採集+狩獵+捕魚+採貝) 人為自然的一部分,未改變環境
6500B.P.~

4500B.P

新石器時代早期 產食+採食(初期農業根莖類+漁獵) 配合自然互動,未改變環境
4500B.P.~

3400B.P

新石器時代中期 產食+採食(種子+根莖類【稻米】+漁獵) 配合自然互動,未改變環境
3400B.P.~

1800B.P

新石器時代晚期 產食+採食(種子+根莖類【稻米】+漁獵) 尋找新的適應方式,往中海拔山區發展,略改變自然
1800B.P.~

400B.P

金屬器時代 產食+採食(種子+根莖類【稻米】+漁獵) 尋找新的適應方式,往中海拔山區發展,略改變自然

資料來源: 此表修改自劉益昌,〈高雄史前時代文化概說〉,《快樂學習在高雄—台灣文化研習營(二)》,高雄: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2003年,頁5。

表二 高雄地區史前文化演變程序

距今6500~4600年前 距今4600~3500年前 距今3500~2000年前 距今2000~400年前
大坌坑文化 牛稠子文化 鳳鼻頭文化、

大湖文化

蔦松文化
資料來源: 劉益昌,〈高雄史前時代文化概說〉,《快樂學習在高雄—台灣文化研習營(二)》,頁4

(1)舊石器時代

目前高雄市所出土的史前文物,並未發現有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但在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發現了距今約2~3萬年前的左鎮人,可能是南部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的主人。因此在高雄市地區要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是很有可能的。

(2)新石器時代

A.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全台均以大坌坑文化為主,年代距今約4600~6500年之間。高雄地區目前發現的鳳鼻頭遺址,最底層為大坌坑文化層,出土物包括少量石器與數量較多的陶器。石器只出土少量的砝碼型網墜、板岩磨製箭頭。陶器最具代表的是缽形器和罐形器,陶器表面顏色為淡紅----橘色與淺褐灰色,口緣常見有流暢的刻劃紋,在頸部以下的器腹均有拍印繩紋。當時的生活方式係以漁獵、狩獵為主,並施以簡單的根莖類作物栽培。

B.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稠子文化

年代距今4500~3500年之間,部分文化可能早到接近5000年開始。這階段是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蓬勃發展的初起階段。由於時間、文化內涵和生產型態略有不同,學者將牛稠子文化分為:牛稠子、鳳鼻頭、墾丁三個類型。而有分布在高雄市境內的是牛稠子、鳳鼻頭這兩個類型。這兩個類型出土的器物略有差異,但主要都是以農業、漁業、狩獵為主的生活型態。

a.牛稠子類型

此類型分布在台南縣市、高雄縣市的平原地區、平原邊緣的丘陵地區及澎湖群島。高雄縣市境內這個類型的遺址有永安鄉下甲遺址、烏樹林B遺址、彌陀鄉漯底遺址等。

此類型的石器有大型石犁、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石矛、石刀、石鏃、網墜等農、漁、獵用具。還有石槌、砥石等日常用具。並出土少量玉質的小型工具及飾品。在陶器方面,常見的是罐、缽兩種器型。外表呈紅褐色,部分顏色略淺,頸部以下飾以繩紋。泥質素面陶表面常見有打磨的情形。除了日用的陶容器,還出土紡線用的紡綞,以及裝飾或儀式使用的陶環。從出土的文物可推斷,當時的人類生活型態已經是種植稻、粟等穀類作物的農業。

b.鳳鼻頭類型

此類型分布在高雄縣市境內鳳山丘陵及其北側內門丘陵南緣一帶。發現的遺址有林園鄉鳳鼻頭遺址、潭頭山遺址、鳳山水庫遺址、中厝遺址、凍頂山遺址、大樹鄉瓦厝遺址、永安遺址。

此類型出土的遺物以陶器、石器為大宗。石器種類主要為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磨製斜刃石斧、石鑿、石刀等。此外,靴形石斧深具特色,應是處理魚皮或獸皮的工具。陶器主要為紅色泥質陶,此外還有少量灰色陶。器形種類繁多,除了常見的罐形器、缽形器外,還有豆、瓶、盤、杯、甕、器座等。這些器物類型相當突出,部分已經脫離實用性而具有美感。從工具所反應的生活型態,應是農、漁、獵並重。

C.新石器時代晚期——鳳鼻頭文化

年代大致距今3500~2000年之間,這個階段是新石器時代蓬勃發展的階段,也是近代台灣原住民文化發展奠基的重要階段。分布在高雄地區(含高雄縣)的文化有平原北部的大湖文化及平原南部的鳳鼻頭文化。以下僅就有部分遺址分布於高雄市的鳳鼻頭文化進行說明。

鳳鼻頭文化分布在今日後勁溪以南到恆春半島南端之間的海岸地帶,並可能沿著海岸延伸到東海岸的南部地區。在高雄的遺址有桃子園及鳳鼻頭遺址。

此類型出土的石器數量很多,包括石斧、打製石鋤、石鑿、石刀、網墜、砥石以及裝飾用的玉環。在陶器部份,表面顏色以褐色系為主,橙色系其次,亦見若干灰黑者。表面的紋飾以素面佔多數。此外有印壓而上的條紋、繩紋、方格紋、有彩繪菱形組合的彩繪紋等;其中以彩繪的紋飾最引人注目。由於遺址是貝塚又處在珊瑚礁石灰岩區,因此出土的骨器保存良好,且數量很多,包括骨匕、骨鑿、魚叉、魚鉤等。這些石、骨、貝器,中除了製造、處理食物和裝飾品外,其餘為農具、漁具、獵具,可以了解當時人類農、漁、獵並重的生產型態。

(3)金屬器時代——蔦松文化

高雄縣市境內的蔦松文化中的蔦松類型及清水岩類型有部分分布在高雄境內,以下就這兩類型進行說明。

A.蔦松類型

此類型廣泛分布於台南、高雄縣市的平原地區。高雄縣市境內發現的遺址有湖內鄉湖內遺址、大湖Ⅱ遺址、田寮鄉南安遺址,彌陀鄉漯底遺址上層。

此類型雖只發現少量鐵器殘片,但石器也只出土少量的石斧、石槌等工具。在遺址內發現不少以利器切割的鹿角、獸骨等,因此可確定已經進入金屬器的階段。在陶器方面,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在各遺址中往往出現大量陶器,陶器主要是夾砂紅陶,占全體的絕對多數。器型以罐、缽、碗為主,另有炊煮時支撐的陶支腳與陶蓋及少量的甑形器。這些陶器表面幾乎都是素面,偶爾可見圈印紋、劃紋或貝殼印紋。遺址也出土少量玻璃環碎片、骨角器。遺址通通常出現大量的貝塚遺跡,有大量的貝類、鹿、山羊、山豬、魚骨及少量的狗、兔。依出土遺物推測,當時人類生活以農、漁、獵為主,居住型態可能是長久佔居,聚落人口可能相當多。

B.清水岩類型

此文化類型主要分布於高雄灣沿岸,鳳山丘陵以及屏東平原西部。在高雄市境內發現的遺址有覆鼎金遺址、龍泉寺遺址、小港區大坪頂遺址。

本類型的石製生產工具極少,僅有少量的石斧、石錛,因此推測已進入金屬器時代。陶器部分大多是紅色素面夾砂陶,器型較簡單,主要是罐與缽。器表大多素面無紋,僅有極少量的貝殼印紋。除了容器,還出土少量紡紗輪及灰黑色、紅色泥質的陶環。依其分布的狀態,推測其居住型態可能是分散式的集居聚落。

高雄市地區的遺址多屬於蔦松文化清水岩類型,多數圍繞在古高雄灣四周的丘陵上,也就是新石器時代較晚期。其餘較早期的文化多分布在與高雄縣交界處,可能是早期古高雄灣的位置在現存的高雄市境內,因此高雄市境內的遺跡屬於較晚期,因早期不適宜人居住。


2.打狗各地遺址

高雄市的史前遺址現以已知的有十多處,以下僅就已發現的遺址進行介紹。

(1)龍泉寺遺址

A.地理區位:位於高雄市柴山東側龍泉寺後方山路緩坡,柴山登山步道兩側均可發現遺址的蹤跡,此地原來大多屬於軍區,環境保存較佳。
B.年代:1000~350年前。
C.文化類型:金屬器時代蔦松文化晚期階段。
D.發現者:土屋恭一1938年11月調查發現。
E.遺物類別:
a.陶器:橙色夾版岩細砂陶、如罐型器口部、橙色泥質陶之陶環、灰黑色泥質陶環。
b.石器:製斧鋤形器、磨石。
c.生態遺物:貝殼、豬、水鹿、大骨、魚骨。

(2)柴山遺址

A.地理區位:內惟龍泉寺西側約100公尺壽山東斜面較為平緩的坡面上。
B.年代:1500~400年前。
C.文化類型:蔦松文化。
D.發現者:土屋恭一1938年11月調查發現洞穴內人骨及文化遺物。
E.遺物類別:
a.陶器:紅褐色夾沙陶、黑色陶環。
b.生態遺物:各種貝類、豬、水鹿、家犬。
F.遺跡:貝塚。

(3)桃子園遺址

A.地理區位:左營北壽山山麓、西北側舊桃子園聚落北側海邊。
B.年代:4500~3000年前。
C.文化類型:新石器時代晚期鳳鼻頭文化。
D.發現者:坂口益雄1939年發現。
E.出土遺物:
a.陶器:橙色夾砂陶:罐形器、缽形器、豆形器、飾有繩紋、網紋、方格紋、易有紡輪、網墜。
․橙色泥質彩陶:良質且施暗紅色彩-豆形器。
․灰黑夾砂陶:高口瓶形器、蓋形器。
․灰黑泥質陶:帶光澤-缽形器、陶環、網墜等。
b.石器 - 石刀、凹石、斧鋤形器、磨製尖器、穿孔薄形圓盤、磨製犛形器。
c.骨器 - 鹿角加工品。
F.遺跡:貝塚、甕棺墓葬。

(4)覆鼎金遺址

A.地理區位:獅湖國小北側及東北側的市街中。
B.年代:2000~400年前。
C.文化類型:蔦松文化清水岩類型。
D.發現者:日據末期坂口益雄發現。
E.遺物類別:
a.陶器:紅褐色夾砂素面陶、黑色泥質陶、陶環。
b.石器:石斧。

(5)左營舊城遺址

A.地理區位:左營舊城南門北側,海青技術學院對面海光俱樂部內。
B.年代:1300~400年前。
C.文化類型:大湖文化類型,清代漢文化。
D.發現者:臧振華等1987年10月18日地表調查。
E.遺物類別:
a.陶器:近現代漢人硬陶、素燒軟陶、橙色細砂陶、灰黑陶。
b.其他:青花瓷、白釉瓷、牙白瓷、青瓷。

(6)左營遺址

A.地理區位:
a.遺址A:半屏山西南與蓮池潭稍北300公尺。
b.遺址B:半屏山西南與蓮池潭東北中間。
B.年代:4500~3500年前。
C.文化類型:牛稠子文化。
D.發現者:金子壽衛1940年前後發現。
E.遺物類別:
a.陶器:紅褐色繩紋陶、紅褐色素面陶。
b.石器:石鋤、石刀、磨製石斧。

(7)後勁遺址

A.地理區位:在楠梓火車站西方約三公里,楠梓加工出口區北側、後勁溪南岸。
B.年代:2000~400年前。
C.文化類型:蔦松文化。
D.發現者:金子壽衛1940年前後發現。
E.遺物類別:
a.陶器:紅褐色素面陶、陶環。
b.石器:磨製石斧。
F.遺跡:貝塚。

(8)鳳鼻頭遺址

A.地理區位:高雄縣市交界鳳鼻頭附近。
B.年代:約6000~2000年前。
C.文化類型:為多類型文化層堆積在一起,包括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類型及鳳鼻頭文化。
D.發現者:金子壽衛1941年發現。
E.遺物類別:
a.陶器:大坌坑式繩紋陶、橙色泥質繩紋陶、橙色夾砂陶、灰黑夾砂陶、灰黑色泥質陶。
b.石器:磨製斧鋤形器、 鑿形器、矛形器、靴形石刀、石刀、玉器。
c.其他:骨簇、骨針、骨尖器。
F.遺跡:貝塚。

(9)佛港遺址

A.地理區位:在小港區佛公附近,目前已失去遺址位置。
B.年代:約4500~3500年前。
C.文化類型:牛稠子文化。
D.發現者:荻原直哉1935年發現。
E.遺物類別:
a.陶器:繩紋陶、素面紅褐陶。
b.石器:石斧、石刀、玉鏃。

(10)二苓遺址

A.地理區位:在小港區二苓聚落附近,目前已失去遺址位置。
B.年代:約4500~3500年前。
C.文化類型:不明
D.發現者:荻原直哉、山口藍、宮城直吉1936年4、5月贈送標本予台北帝國大學(現台灣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
E.遺物類別:
a.陶器。
b.石器:大型磨製石犁、石鋤、石槌、砥石。

(11)孔宅遺址

A.地理區位:在孔宅里聚落北方,明義國中東側。
B.年代:約7000~5000年前。
C.文化類型:大坌坑文化
D.發現者:黃士強、劉益昌1980年調查發現。
E.遺物類別:
a.陶器:淡褐色夾砂陶、紅褐色夾砂繩紋陶。
b.石器:磨製石器。

(12)小港大坪頂遺址

A.地理區位:位於大坪頂聚落,坪頂國小西南側約200公尺的台地上。
B.年代:約2000~400年前。
C.文化類型:蔦松文化
D.發現者:劉益昌1989年地表調查發現。
E.遺物類別:
․陶器:素面夾砂紅陶。

(13)二橋遺址
A.地理區位:位於鳳山丘陵的西側山麓,臨海工業區東側緩坡,舊二橋聚落附近。
B.年代:約4500~3500年前。
C.文化類型:牛稠子文化
D.發現者:荻原直哉1935年發現。
E.遺物類別:
․陶器:紅褐色繩紋陶、紅褐色素面陶、陶環、陶蓋。

台灣人民行使自決公投與完成建國志工連線

這個網站內容是有關台灣人民自決,公投建國的詳細論述。對於台灣建國有疑慮或是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個網站的敘述。
-----
引用修改自

台灣人民行使自決公投與完成建國志工連線

http://www.upass.org.tw/

advocates union of the people on Taiwan to accomplish state-founding by self-determination referendum

馬卡道傳說

修改引用自

馬卡道傳說
http://tw.myblog.yahoo.com/jw!AOdIKTWBHwTiNdvfd5trlnKV/article?mid=367

位於內惟埤文化園區內的高雄市立美術館是高雄近年成立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建設,它不僅是市民欣賞藝術的地方也是民眾休憩的好地方。

你可曾注意到在美術館旁邊的一條道路叫做馬卡道路,為什麼要叫馬卡道呢?什麼是馬卡道?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馬卡道的世界!

因在十五世紀以前,這裡有平埔族的一支馬卡道族(Makattao)於此棲息,為防禦到處劫掠的倭寇,便在港口四周種植莿竹 ,「打鼓」便是平甫族語「竹林」(Takau)的音譯 ,故漢人多稱之為「打鼓社」,或意譯為「竹林族」,民間亦稱為「 打狗」 ...

據說四百多年前,倭寇經常出沒於打狗附近,到處搶劫擄掠,無惡不作,當時馬卡道族深受其害,除了同仇敵愾合力抵禦外,另方面加強工事,在家園四周埋豎刺竹作圍籬,以防堵倭寇的騷擾。誰知「無心插柳柳成蔭」,埋豎的刺竹逐漸茂密成林,真是始料所未及!竹林的平埔族語讀如「打狗」,就叫此地為打狗了。

奇怪的是日本人不稱「打狗」,卻叫「高砂」,原來倭寇猖獗時期,曾有人乘「八幡船」的日本海盜漂流到這裡,查問此地名稱,通事指著矗立岸邊的旗后山回答︰ 「打狗山」日本人因發音上的困難,在航海誌上以日音相手的「高砂(Takasago)」兩字代替,從此日本人稱這裡為「高砂」,真是錯得離譜。到了江戶時代,日本人越錯越大,指鹿為馬,把台灣叫做「高砂」,台灣原住民叫「高砂族」。

此外,因本市位於台灣的西南端,早先又稱為「西港」;因打狗山山麓有「龍巖冽泉」一景,故高雄港又有「龍水港」之稱;因哨船頭一帶,早年有硫磺水湧出,也稱高雄港為「硫磺港」;又有統稱高雄港全部水域為「丹鳳澳」或「朱雀池」的。可見高雄過去的名稱很多,但民間十之八九,仍稱此地為「打狗」。

維基百科-馬卡道族

修改引用自

維基百科-馬卡道族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AC%E5%8D%A1%E9%81%93%E6%97%8F&variant=zh-tw

馬卡道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清乾隆《清職貢圖選》中的馬卡道族畫像:圖中男子腰圍花布,女攜黃黎以佐食。

馬卡道族(Makatto)屬於台灣原住民的一支,即鳳山八社;包含大傑巔社等社。馬卡道族分佈在台灣最南部之高雄屏東平原一帶, 因此過去被分類為平埔族,有學者認為是西拉雅族的分支(如:小川尚義)。

目錄

[隱藏]

[編輯] 鳳山八社

[編輯] 屏東平原

  1. 沿山公路
  2. 海岸線

[編輯] 文化

  • 跳戲
  • 老祖崇祀

[編輯] 現今

雖然馬卡道族現今和台灣大多平埔族一樣,文化已經大多消失或是被同化,但是依然有馬卡道族的族人存在,在高雄、屏東地區也可以找到一些小鎮、村落依然有馬卡道族的祭典。

從地名也可以找到馬卡道族居住過的痕跡。高雄的舊名"打狗"便是來自馬卡道族語的"竹林"之意,而現今高雄市有條路取作馬卡道路,以紀念馬卡道族。

[編輯] 參考文獻

屏東縣文化資產產叢書<57>劉還月 著作 屏東地區平埔族群 馬卡道族的分佈與現況

[編輯] 參見

西拉雅族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西拉雅族

修改引用自

維基百科-西拉雅族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5%BF%E6%8B%89%E9%9B%85%E6%97%8F&variant=zh-tw

西拉雅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西拉雅族簫攏社、麻豆社的人物畫像。右圖男子用鼻子吹簫,是為特色。

西拉雅族(Siraya)為台灣原住民台灣清治時期稱之為「平埔熟番」,現代稱之為平埔族。西拉雅族是台灣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恆春半島之間。

目錄

[隱藏]

[編輯] 分佈

南科區內的東西向主要道路被命名為西拉雅大道以資紀念

一般學者將西拉雅族分成三大系統:

[編輯] 西拉雅本族

主要分佈在以下四大地區

除了四大社之外,還有一些較小的社如大目降社、卓港社、大傑顛社、焦吧年社、芊匏社等。

[編輯] 大滿族

清朝文獻稱為『四社熟番』主要分佈在台南高雄兩地區的丘陵和河谷地帶。所謂四社是指大滿族建立的大武壟社、霄里社、芒仔芒社以及茄拔社這四社。

[編輯] 馬卡道族

主要分佈於屏東地區,所建立的上淡水社下淡水社阿猴社放索社搭樓社茄滕社武洛社力力社等八社被清朝文獻稱為『鳳山八社

[編輯] 凱埤斯族(Kaeps)

該部族為西拉雅之一分支,依地理位置劃分約略是與新港社的位置稍有重疊,目前仍無法考證出兩個部落間是否有往來關係。凱埤斯的活動領域,北至曾文溪,南到鹽水溪,東至中央山脈分支,西以習日的台海為界。當時的凱埤斯,沿四個邊界築起了高牆,作為防禦也做為洪水的遮蔽,抵抗年復一年的氾濫;牆內的領域,該族的語言稱」Welang」,也就是」世界」之意。

[編輯] 文化

[編輯] 西拉雅族文化

西拉雅族之族群文化特色為「阿立祖」的信仰,以及傳統祭典如平埔族夜祭、公廨等。 當時的部落實行的統治,語言及書寫系統僅掌握於極少數人手中,包括統治階層(大頭目與各部頭目)以及與北邊的洪雅族進行貿易的商人,公文的往來及重要訊息 的傳遞、精緻文學的創造,皆使用這個系統;其他的民眾(包含從事軍事防禦的部落勇士)僅能使用另一系統的口說語言,而使用口說系統語言的這批族人,長久以 來被認定為是比較代表凱埤斯的通俗文化的一塊。號稱自由國度的凱埤斯部落,擁有完全的自由選擇權,但一般人們並沒有想像和創造的自由,因為只能被動的使用著被規定好的語言。另外,因臨水的區域皆有高牆的屏障,故人民皆不知仍有牆外之事物。

[編輯] 凱埤斯族文化

為西拉雅族分之的凱埤斯人,由於不習慣熟識創造及想像的工作,並不生產屬於自己文化的物,品譬如種稻或畜牧及織布,大多的情況是為西拉雅族,或洪雅族道卡斯,、噍吧哖噍吧哖,等等族群進行代工與加工的工作,因此他們一般所使用的日常器具幾乎與其他部族並無差異,這也是今日在進行考古工作時,難以準確地定義凱埤斯族的原因。

[編輯] 特殊技術

雖然該部族僅存在至約650前,但出土的文物顯示,他們已擁有不低的早期科技及其他特殊技術,這些技術近似於古代的煉金術及部分工業革命前期之動力 技術等等。譬如凱埤斯人已有使用彎曲的弧面以將聲音傳遞的更遠的能力。巧合的是,這批文物大多出土於現在的新市科學園區選址之內,中研院的研究團隊提出,這可能是早期人類文化的一種集中生產的方式。當時的生產集團中的勞動力也因為集中的狀態,而漸漸形成一鬆散的組織(今新市鄉大社村之地名由來,即因為此組織的存在而得名),在出土物中也可發現,除了平日的生產,他們也製造一些不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且不帶實用價值之物,譬如Cotas˙Lamangang,以及Saku˙Banlalalan等等特殊物件。

[編輯] 關於牆的興築

分隔凱埤斯活動的牆,為舊牆和新牆,新牆為外牆,建於舊牆之外。當時的凱埤斯族為了舊牆的興築,召來原為島嶼東岸的住民。東岸的住民較凱埤斯族更熟 稔於板模技術,對於舊牆的興築有相當的貢獻。這些築牆工人,在興築工事之後,便就地繁衍生根,於牆內的區域就近居住下來,這些召役而來的住民被凱埤斯人稱 為Wulai(牆 民及佔地者之意)。後來由於凱埤斯族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張,於是有拆除舊牆而興築新牆之需要,這些牆民因此面臨被驅逐的命運。後來的牆民,不斷的徘徊於新牆 與舊牆廢墟之間的地帶。值得一提的事是,即使一般使用口說系統語言的凱埤斯人,也是較受統治階層壓迫的人們,但在這段驅逐牆民的紀錄中,不免擔任加害者的 角色。

[編輯] 與漢人的通婚與消失

隨著漢人大量移民到台灣,西拉雅族的生活空間遭到壓縮,加上清治時期初期清朝政 府嚴格限制女性的移民,許多漢人男性便和平埔族女性通婚。和其他多數的平埔族一樣,西拉雅族也在和漢人的通婚中漸漸消失;例如,凱埤斯部族再過往呈現安詳 平和的狀態,幾乎沒有與統治階層的反抗活動,部落活動的紀錄一直持續至約650年前,在第一批的漢人來臨之後,便完全消失於歷史之中。依出土的文獻可知, 在此之前凱埤斯的部落就已斷斷續續有和當時的元朝往來之文獻但是這些文獻之中完全沒有可供推斷之線索,凱埤斯的消失成為一個大謎團。有少部份的西拉雅族越 過了中央山脈遷移到了台灣東部地區,不過只是保持血統上的完整,多數的信仰、文化及語言早已失傳。

[編輯] 主要研究文獻

由於西拉雅族多數已經和漢人同化,文化也多數失傳,因此研究西拉雅族就要依靠過去建立的一些文獻,主要有明朝陳第的《東番記》、台灣荷西殖民時期的官方檔案與傳教士記錄、以及地方志書,特別是黃叔璥的《番俗六考》與六十七的《番社采風圖》,記載了許多當時西拉雅族的生活情形,為後人的研究留下珍貴的史料。

[編輯] 著名族人

[編輯] 紀念與文化保存

目前對西拉雅文化保存最力的或可說是蘇煥智主政的台南縣政府,蘇在其任內成立了台灣第一個縣級的原住民族委員會「台南縣西拉雅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此外,位於雲嘉南靠山地區的台灣第13個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在命名上首度兼具人文意涵,也是由台南縣政府爭取成立的國家風景區。該國家風景區也曾與縣府合作辦理文化體驗營及走鏢等傳統西拉雅活動。 另外,在台南縣政府所主導開發的南科特定區中,縣府將其中三條最主要幹道分別命名為「西拉雅大道」、「目加溜灣大道」及「直加弄大道」,也被認為是縣府在紀念發揚西拉雅文化的展現。

[編輯]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參考文獻

  1. 劉還月、李易蓉(2001年)。《認識平埔族的第N種方法》。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平埔族

修改引用自

平埔族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9%B3%E5%9F%94%E6%97%8F&variant=zh-tw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平埔族群母親和小孩,因為是照片負片刻印版刷,所以呈現五官,與實際面貌有些許差距

平埔族群是對居住在台灣平野地區的許多南島語系原住民族群的泛稱。這些族群往昔被日本人清朝人蔑稱以「平埔番」、「熟番」,等名。至國民政府時代多已喪失族群意識,且不被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後來台灣族群研究興起,這些平地原住民族群的歷史才開始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學術界、文化界開始加以調查、研究,社會大眾也改以較中性的「平埔族群」一詞加以指稱,但是有部份的資料仍以平埔族稱之,因為「平埔族群」並非單一民族,事實上應該是「平埔族群」才正確。

簡介

所謂的「平埔族」人大都以社名自稱,如「大甲東社」及「大甲西社」住民皆自稱『大甲人』。或因台灣第一大社為「台灣社」,故台灣原本住民自稱『台灣 人』。取名「平埔」兩個字的原因為:「平埔」就是「平地」的意思;「族群」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群」是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 群」的簡易稱呼。

400年前,早在中國大陸漢人移民前往台灣拓墾、定居之前,台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北部的宜蘭基隆一直到恆春, 就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人群在居住著。這些比漢族更早居住在台灣平原地帶的不同人群,由於和漢群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 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釆」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 在異族統治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1]。而且是次次等國民待遇,滿清政府: 1.滿人 2.漢人 3.番,日本政府: 1.日本人 2.漢人 3.番。

平埔番或平埔熟番字眼出現在志書中,主要是為了和生番與高山番區別。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在18世紀中期以後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但主要還是在19 世紀中期以後的文獻出現得比較多。例如,《噶瑪蘭廳志》(1851)就有「平埔番」一詞。簡單地說,18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 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群」隱含了兩個意涵:「平埔」與「熟番」。「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則是較官方的用語。

分類

「平埔」族人的素描(Pepo-knabe, Pepo-frau)/ Paul Ibis/ 1877年

雖然自有人類以來,不同的人群之間就對彼此的關係有某種程度的「分類系統」。但是,人類開始以「族」或「民族」來區分人群則是相當晚近的事,特別是在100多年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開始興盛的時候。台灣的所謂「族群分類」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台灣日治時期統治台灣的日本殖民帝國,基於統治的理由,對台灣的人群與土地進行全盤的調查與瞭解,同時也展開了台灣族群的分類工作(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 b)。

起初,日本學者認為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原住民大多已經漢化,只是以「平埔族群」或「平埔番」一詞概括之,而將人群分類的重點放在「高山族」上。後來, 日本學者對文化漸行消失的平地原住民有了較多的認識之後,才瞭解到所謂的「平埔族群」,實際上包含多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民族。然而,在過去90多年 來,學者對平埔族的分類相當不一致,有的分為7族14支、也有分為8族、9族、10族、12族等(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 b)。

根據今日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所謂「平埔族」、「高山族」的分界,並不是天然的民族界線,而是在十七世紀以後的歷史過程中,因各族生活領域和漢化程度不同而產生的斷裂線。換句話說,所謂「平埔族群」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可能大於某「平埔族」與某「高山族」之間的差異——某些「平埔族群」和某些「高山族群」且可能本來是同一個族群。

日治時期學者的分類

有關平埔族群的分類,在日治時期以前,均缺乏有系統的分類。荷蘭時期僅記錄了先住民的社名,並依其分佈的地區,劃分成幾個區域群。清朝黃叔璥在《番俗六考》中,也是依照地理分佈而將原住民分為13個部落群。

直到日治時代,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的《臺灣蕃人事情》(1900)一書中才對平埔族群加以有系統的分類,其後伊能嘉矩又著《臺灣蕃政志》(1904),將平埔族的分類加以修正,而分平埔族為: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噶瑪蘭族(Kavarawan)、道卡斯族(Taokas)、拍宰海族(Pazzehe)、拍暴拉族(Vupuran)、巴布薩族(Poavosa)、阿立昆族(Arikun)、羅亞族(Lloa)、西拉雅族(Siraiya)、以及馬卡道族(Makattao)等10族。

以伊能嘉矩的這個分類系統當作主要的參考架構,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馬淵東一等人也都提出過對平埔族群不同的分類方式(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 b)。其中主要的爭議有幾個:

(1). 阿立昆(Arikun)及羅亞(Lloa)這兩族到底應不應該被歸為同一族(後來的學者比較傾向於將這兩族歸為一族,稱之為洪雅(Hoanya));
(2). 凱達格蘭(Ketagalan)是否是同質性的一個族群,還是應該再繼續做細分;
(3). 西拉雅族(Siraiya)和馬卡道族(Makattao)應該是不同族或者是同一族;
(4). 移川子之藏在伊能嘉矩的架構下新加入的邵(Sao)族,應該是平埔族還是高山族。

戰後學者的分類

近年來,學者對於平埔族群的分類,又有新的看法。日本語言學者土田滋在 1985年的分類中(見Tsuchida 1985),將平埔族群分為12族:噶瑪蘭(Kavalan)、馬賽(Basay)、凱達格蘭(Ketagalan)、龜崙(Kulon)、道卡斯 (Taokas)、拍宰海(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 (Makattao)以及大武壟(Taivoan)。

台灣語言學者李壬癸則 有不同的看法,在1996年〈台灣平埔族群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一文中,提出了7族14支的看法:邵族(Thao)、噶瑪蘭(Kavalan)、凱達 格蘭(Ketagalan)【下分:巴賽(Basay)、雷朗(Luilang)、多囉美遠(Trobian)等三支】、巴布蘭(Baburan)【下 分: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貓霧捒(Babuza)、費佛朗(Favoran)等四支】、巴則海(Pazeh)、洪雅 (Hoanya)、西拉雅(Siraya)【下分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四社熟番(Taivoan)等三支】。

主要族群

台北方面圭武卒社的平埔族群,攝於1897年
主要分佈在台北縣中和三峽一帶,及桃園縣一些地區。以魚獵、種薯等方式維生,大至在大台北盆地西部、南部和桃園一帶的水陸地域活動。大約在清朝乾隆時期前後,被陸續前來墾拓的福建移民所沖散,族群現已絕跡,可能已和漢民族同化了。

文化

[編輯] 源頭

據現代研究資料分析,平埔族群與臺灣原住民相同,文化來源均來自屬東南亞南島語系。該語系民族分佈地點於整個太平洋與印度洋一帶,最遠甚至可溯及距離台灣數千公里遠之復活島馬達加斯加。根據地點分佈,台灣平埔族群是南島語系最北的分佈族群。俱信平埔族群早於新石器時代即發源或登陸台灣,是屬於海洋民族之一。

[編輯] 祭祀

平埔族群中祭祀慣習極為平常,一般說來,祭祀對象除自然物崇拜之外,較特殊為以各種形式型態存在的祖靈。若區分,平埔族祖靈崇拜約可分為三種分別為賽跑型祖靈祭、祖骨崇拜與無特殊型態的祖靈祭祀。

其中賽跑型祖靈祭祀,盛行於巴則海族、道卡斯族等,名稱來由為該祭祀儀式均以族人競走為重心,該類型祭祀有時也與少年成年禮混合存在。祖骨崇拜則普 遍施行於台灣南部的西拉雅族,因為祭祀用祖骨放置於陶罐,亦成為特點之一。另外,台灣北部平埔各族如凱達加蘭族、噶瑪蘭族或雷朗族,其祖靈祭儀式均無固定 特殊方式。

歷史

[編輯] 平埔族群的近況

由於歷經與漢族數百年來的交流通婚,平埔族群的風俗習慣、語言逐漸凋零散佚而不可考據。目前在學者與平埔族群後裔的努力下,逐漸找回部分的習俗及語言。其中邵族噶瑪蘭族已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承認,成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

臺灣的福佬、客家族群大多混有平埔族血統,文化上有受到原住民文化的影響。

甚多臺灣住民無族譜、或與中國族譜無法銜接、世居原地無唐山過台灣傳說、且無(官方)遷台記錄、時而福佬或客家文化轉換,疑為平埔漢化族群。

[編輯] 注釋

1. 原論文發表於1992年的《台灣風物》,這裡參考的是1996年的版本。後者曾做過修正,和前者不全然一致。


[編輯] 參考資料與相關研究書目彙編

說明:由於和平埔族群相關的研究數量極多,這裡僅收入原始史料和研究書目的彙編,不收入一般性的學術研究。此外,本書目僅收入專書,單篇論文或書籍篇章也不收入。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炎正編,1979,岸裡社史料集成。台中:豐原一週雜誌社。
  • 村上直次郎編,1995,新港文書。台北:捷幼。
  • 杜正勝,1998,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洪麗完,2002,台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三冊)。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 胡家瑜主編,1999,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1988,國立臺灣大學藏岸裡大社文書(五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 劉澤民編著,2000,大肚社古文書。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劉澤民編著,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專輯。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劉澤民編著,2003,大甲東西社古文書(兩冊)。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 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編譯,2001,台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三田裕次藏,1988,台灣古文書集,張炎憲編。台北:南天。
  • 謝繼昌主編,1999,凱達格蘭古文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編,1994,宜蘭古文書‧第壹輯。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 伊能嘉矩,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曾振名、童元昭主編,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1993,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 莊英章主編,1988,台灣平埔族群研究書目彙編,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編輯。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 李壬癸,1996,台灣平埔族群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頁43-68。台北:玉山社。
  • Tsuchida, Shigeru. 1985. Kulon: Yet Another Austr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60: 1-59.
  • 伊能嘉矩,1904,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00,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文書課。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a,平埔族?平埔族群?,見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平埔族的分類與分佈,見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6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1.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