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ttao Allen 馬卡道.艾倫: 消失的馬卡道人回來了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消失的馬卡道人回來了

修改引用自

生活就是........

對人...對自己...相同@生活態度!

http://tw.myblog.yahoo.com/jw!duYUlzyRHxow1ODVusuQPm0-/

-----

王蜀桂女士,1995年在報上曾這樣報導:


消失的平埔族馬卡道人回來了

  高雄市以往叫〔打狗〕,是原住在壽山的馬卡道人(平埔族的一支)土話,意思是〔竹林〕,目前北壽山(即柴山),仍有馬卡道人留下的痕跡可是今天在高雄市,一般人早就不知道這段史實,更不知道馬卡道族的下落

  為了讓高雄市民認識三百年前,在壽山活躍的馬卡道人,1995年文藝季的重頭戲是馬卡道夜祭
而要讓大家了解已消失的平埔族,主辦單位在夜祭前,將在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由屏東縣萬金村的潘謙銘夫妻,以馬卡道後代的身分,談他尋根的心路歷程

求證族人的血統

  
萬金村民眾的五官和漢人不同,皮膚也較黑黝,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原住居,可是該村的民眾,一概否認,且認為是奇恥大辱如果有人敢在萬金村說當地是平埔族部落,必定引起公憤,報章出現此話題,年輕人一定寫信糾正抗議一直自認是漳州人的潘謙銘,雖在西班牙神父拿出數十年(120多年)前的老照片,證明他們祖先是平埔族,他依然否認

   但是在什麼情況下,潘謙銘發現且承認自己的血統了呢?目前以平埔人自居潘謙銘說:〔1990年,我做余萬德神父的秘書,為了萬金天主堂(全台最古老的教 堂)與沈葆禎的歷史,我到圖書館找相關資料,才知道萬金和赤山(鄰村,村民多是天主教教友)都是平埔族,我發覺台灣的史料,都以統治者的眼光來撰稿,於是 我從日常生活開始追尋,找出萬金村是平埔族的明確證據


  目前已全部漢化的萬金村,村民說得一口標準廈門音,原來當年傳教的西班牙神父,都在廈門住過一段時間,帶來的傳教老師都是廈門人的緣故.潘謙銘從生活中發現,平埔族唯一沒有漢化的習俗是--家產大孫無分,而漢人是長子有雙分
因為身為長孫的他,阿媽過世後,家人不肯給他一點家產後來他才體會到,母系社會的平埔,並不看重男孩,加上平埔族四處流浪,生活並不富裕,也沒有家產可留

  他又從村民的習慣,發現平埔族的影子
他記得童年時,村裡家家戶戶,不管住家`田地,都喜歡種刺竹做圍牆,原因是實用因為刺竹可用來打架`做弓箭`造房子等據說平埔族以往沒有桌椅,飲食及宴客,人人都以蹲踞之姿進行如今村人吃飯時,喜歡把腳抬起來,同時村民隨時可長蹲在地上

找出祖先的特徵

  他開始認真地訪問村內的老人,對此問題他們多半不肯回答.赤山村的老人,因為已故潘伏求老師,要他們不要忘了〔祖先是平埔人〕,還有些親人遷居台東,所以他們坦然承認平埔族的血統。

  事實讓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平埔族血統(雖然母親是漢人),他坦白說:〔震驚之後是難過,那種感覺怎麼說?好像都幾十歲的人,有天別人突然告訴你是養子,可是你卻不知道親生父母在那裡?〕

  他在鄰近的村落,找到平埔族的老祖廟,雖然生長在天主教家庭,初次站在在祖先的公廨前,他居然有種回家皂感覺。

   然後,他開始從鄰近的村落觀察,他從研究村民的臉形、手腳、口音等方面查看,慢慢地找出平埔族人的共有特徵來。做田野調查後,讓他覺得傷感的是--大多 數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平埔族人。也因為平埔語的消失,整族的歷史均中斷,在尋根路上,備感無奈.他另一個感慨是:我們平埔文化消失了,卻從血統同化漢人。

  據劉還月老師在屏東縣對平埔族的研究,該縣境內的西拉雅族人,除原居的馬卡道族外,還有從南台灣(包括台東)各地二次遷入,為西拉雅的三大亞族--西拉雅
`大滿`馬卡道聚合的地方。潘謙銘憑什麼證明他們是鳳山八社的馬卡道?

   他的證據是赤山和萬金都是平埔族,可是長相和骨架都不同,赤山不少人的親戚在台東,而萬金村的教友,原來住在老埤,而從萬金和老埤老人的記憶,祖先是從 力力社遷來。文獻亦有記載:力社原為平埔族馬卡道力力社的所在地。十七世紀末(清康熙中葉)泉州人施又標入此地,占領平埔族人之耕地,於1710年代表 (康熙50年代)族人受迫退至東界的萬巒莊赤山。

以自我民族為榮

  力力社的人,後來都搬到萬金村,赤山卻因和另一支 平埔族拔河比賽,賭輸了,只好送給對方。這則傳說,萬金村的許多老人,都聽過家中長輩提起。在原住民意識抬頭的今天,一切都可攤開來講,潘謙銘在多次探訪 中發現,他們的祖先該是泰山的力力社。一般人對平埔族的宗教儀式或習俗,都從文獻中找資料,潘謙銘卻從天主教的信仰去尋根。比方西拉雅祭祖需要著白衣裙的 少女歌舞,他認為有教會"天使"的痕跡。泰山(舊名加蚋埔)沒有這種仙女歌舞活動,但是隨時可開聯歡會,通常先跳舞,尪姨再敘述祖先的故事。

   從他開始承認自己是平埔族後裔,在尋根的過程,他覺得平埔族的消失,與其責怪基督教(以長老會的教友,多半是平埔族)的反異端崇拜,和政府的打壓--牡 丹社事件,肇事者該是平埔族人,因此日本警方對平埔族教育極重視,甚至國民黨政府的壓迫(覺得國民黨是冤枉的,在農村只消滅日語,並未干預方言),還不如 說:平埔族人的自卑心結作祟,不願背負過去的歷史。其次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漢人平起平坐,因此千方百計地遺忘過去。

  他最感嘆的是:目前,原住民正循著平埔族消失的軌道,逐漸地減少.除非他們覺悟,以自己的民族為榮,珍惜自己的語言及文化,否則平埔族消失,就是面最佳鏡子。

  潘謙銘的太太也是萬金村的人,對先生的尋根,非常地支持,因此他們積極地參與加蚋埔夜祭的活動,同時夫妻勇敢地在台灣民眾前,大韾的說:請看我臉`我的體格,我們就是那消失的馬卡道族後裔。

3 意見:

Cecilia 提到...

謝謝你...我是來自加蚋埔的 Makattao‧CC

cecilia 提到...

請借我轉貼文章!!謝謝~Makattao‧CC

Makattao Allen 提到...

請慢用~馬卡道的熱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