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ttao Allen 馬卡道.艾倫: 轉貼:評林建甫的鎖國論[林環牆]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轉貼:評林建甫的鎖國論[林環牆]

引用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5/today-o1.htm

評林建甫的鎖國論

◎ 林環牆

在 馬英九和蔡英文要辯論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際,台灣競爭力論壇日前特為「民進黨有沒有鎖國?」舉行研討會。時機選得真好!該論壇總召集人也 是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教授林建甫認為:「民進黨實施鎖國是很明顯。從經濟面來看,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反對兩岸三通直航、反對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反對銀 行業登陸、反對提高投資大陸淨值四十%的上限、反對兩岸經濟、金融合作等等;現在民進黨是在野黨,繼續反對,一個主張對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場封閉的 政黨,這不是鎖國又是什麼?」

對於學有專精的教授輕率使用「鎖國」一詞,實在令人訝異。按照行政院主計處資料,在二○○○至二○○八年 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中國商品進口總額(不含香港部份)平均每年成長二十二%,但同期間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平均每年成長率竟高達四十一%,將近兩倍於 中國進口成長幅度!台灣出口市場集中中國的程度也因而由二○○○年的不到三%成幾何級數快速增加到二十六%,若加計香港部份,台灣四十%的出口集中中國。 這個集中比例將近兩倍於台灣出口至美國、日本、德國三個科技先進國的總合。

台對中投資同樣快速成長,每年投資佈局中國的真實金額也超越 台灣每年的研究發展支出。亟須創新加強經濟成長動能的台灣,不僅沒有對中國鎖國,反過來更應憂心在創新台灣與投資中國這個開發中國家之間,資源分配是否已 失去應有的平衡?以及台灣是否疏離了美、日、德等全球創新中心。

林建甫教授又說:「鎖國是有代價的。自從扁政府實施鎖國政策以來,經濟 每況愈下。以市占率為例,台灣產品在中國的市占率從二○○二年的十二.九%向下沉淪到二○○九年的八.五四%,同時,台灣在二○○九年的經濟成長率為負 二.五三%;相反的,沒有實施鎖國政策、積極對外開放的南韓,其市占率向上提升,二○○九年,韓國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市占率達到約十一%。同時,韓國在二 ○○九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二%,比台灣還高出很多。這是台灣『對中鎖國的後遺症』」。

這樣的論斷,證據在哪?既然鎖國的前提不存在,又何來「對中鎖國的後遺症」?

按 二○○八年中國商品進口占全球商品進口總值約六.九%,也就是說,全球貿易市場有近七%在中國。而同年台灣在中國的市占率為九.一%,韓國為九.九%,兩 者都超過中國進口市場在全球的相對規模。台灣在中國市占率呈現下降,又於二○○九年擴大落後韓國。這是事實,但原因可能與台灣創新不足、過度投資中國、產 業技術轉移中國,加之韓幣貶值,造成被「進口替代」等因素或有關連。拿莫須有的「鎖國論」推出「對中鎖國的後遺症」,太過牽強了吧!

(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2 意見:

林建甫 提到...

版主,您好

貴單位引自由時報批評我的文章,希望平衡報導。

請轉載我回應的完整版

http://homepage.ntu.edu.tw/~clin/20100425all.htm

感謝。

讓我們共同為台灣的前途奮鬥。

建甫敬上

Makattao Allen 提到...

林教授您好,業已轉載閣下回應的完整版;同樣的,也希望我們能夠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透過諸位教授的論述,所引用的數據也都客觀,只是詮釋上的問題,看是由何種角度出發。

說穿了,問題在於台灣國家認同以及台灣的國際地位問題。因為台灣國家地位不獲國際認同,因此參與國際的經濟協定,屢遭刁難,其實關鍵不在中國打壓,而是在於台灣的國家地位不被承認,在國際上我們不屬於一個國家,然而台灣人具備目前的事實主權。

如果能夠凝聚全民共識,共同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國家前途,並且緩和台灣、中國乃至於美國日本的關係,相信對台灣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中國片面強調擁有台灣,意圖凝聚中國的民族主義,鞏固其極權統治。

美國基於終戰後委託國民黨接收台灣,並且扶植國民黨政權,建構東北亞台日韓戰略島弧於台灣關係法。

要如何化解台灣在兩大國之間的勢力角逐,並且確保台灣主權獨立,揚棄台灣遭受殖民威權四百年統治的任務,就在於台灣未來領導者的智慧以及每位台灣國民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