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attao Allen 馬卡道.艾倫: 轉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抽籤入學的真相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轉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抽籤入學的真相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109413

在教育部歷經數個世代的菁英人才、20年孜孜兀兀的研究與追尋(?)之後,終於不負眾望,推出了令所有正常人跌破眼鏡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草案」!


先簡報一下,所謂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草案」

「教育部昨天(5/20)公布十二年國教規畫草案,民國一○三年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基測將走進歷史!今年八月入學的國一生,三年後七成以上學生可透過免試升學進入高中職及五專;另外三成則是參加「特色招生考試」,想讀明星高中、音樂班、美術班等學生,則要依照各招生區自訂的辦法,考學科或術科進入「特色高中」。 ...一○三年起的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將整併為「登記模式」及「申請模式」兩種。「登記模式」方面,如果登記某高中的國三生沒有超過該高中招生名額時,學生全額錄取;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就以「隨機抽籤」和「梯次抽籤」決定。...參加免試入學的學生不得跨區入學;特色招生則可以跨區考試。 ...如果特色招生考試沒有被任何學校錄取,就得回頭去填免試入學未額滿的學校。」(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一○三年的廿八萬名國中畢業生,有七成、約廿萬名可以免試入學,另外有三成、約八萬人則可以選擇參加分區聯招,學生得先在免試或考試「二擇一」。選擇考試的學生則有「甄選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兩種選擇。甄選入學就是目前的音樂、舞蹈才藝班,將分區考術科;考試分發入學是分區考學科。...三年後全國高中將分成十七個招生區,同一天辦理分區聯招,考生可跨區考試,例如澎湖考生可跨區到基北區考試,但只能進基北區學校。...依草案,若登記人數少於招生人數即全額錄取,超額則採用多元抽籤 (!!)學校依報名人數「隨機抽籤」,不採計國中生在校表現;或採取「梯次抽籤」,部分採計國中生在校表現。...草案規劃,登記入學以一校為限,鼓勵就近入學,如果籤運不佳,一定還會有招生未額滿的學校可就讀。」(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1自由電子報2)

魔鬼老師嘆曰:真是畸形特異的12年國教方案啊...

整個草案,包裝在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的外衣之下,卻透出了幾許不祥的氣息。

第一個問題,依照這份草案來看,免試升學的這部份應該是完全破功了。

(怎麼會呢?只有30%的人需要考試啊,有七成、約廿萬名可以免試入學欸!)

如 果您這樣想,那麼您可就錯得離譜。依照這個邏輯,現在的國中生考試壓力也應該不存在呀...因為,建中、北一女、中一中、中女中、南一中...只各提供約 1000個新生名額而已,所以各地只要前1000名的國中男女生去考第一志願就好,其他學生家長都不會有任何壓力呀。(切~)

提出這個點子的人,對台灣家長對子女的期待,完全不了解啊。教育部提供了三成、約八萬人的分區聯招名額,就等於決定了所有以升學為目標的國中學生與家長的命運。想想,只有三成、約八萬人有考上「特色高中」的機會耶!全國廿八萬國中應屆畢業生,還不卯足全力拼了!

這比現行的基測還慘。現在是每一位國中生都有參加基測的權利;待未來這份草案施行之後,只剩下三成的國中生有參加「特色招生考試」的機會了。只要能識字、會作加減乘除,每一個背負家長殷切期盼的國中生,誰能放棄這個機會呢?

於是,補習班將會推出更全面、上課時間更長、連學校小考都保證高分(當然也更貴)的課程,來服務想擠進三成、約八萬人「特色招生考試」窄門的學生,以及想靠申請入學進入特定高中的學生。

更別說,如果參加了特色招生考試,卻沒考上的下場是:「如果特色招生考試沒有被任何學校錄取,就得回頭去填免試入學未額滿的學校。」...要去唸招生都招不滿的那些學校啊... 這就是所謂的「不成功,便成仁」嗎?

所以,只有三成、約八萬人需要考試入學的制度,卻等於製造了所有國中生的夢魘。



當然,也一定會有學生願意放棄「特色招生考試」的機會,選擇「免試升學」。只要我甘心做個閒雲野鶴,就不用淌那個渾水,就可以快快樂樂度過國中生涯了吧! 那你就錯了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了

依前述 剪報 簡報內容,在這個草案中的免試入學,是可以分為「登記模式」及「申請模式」兩種。兩種都可以自行選擇學校去免試登記、或免試申請喔!自行選擇學校喔!...而且,請注意我下面提供的升學訊息...

依目前教育部的規劃,各地高中(包括第一志願的"名校"),都將會提供部份比例的名額給免試登記與免試申請!請注意,免試申請會自高分開始篩選,所以入學資格還是有限制的。但!免試登記是「若登記人數少於招生人數即全額錄取」!不用考試喔!沒有門檻喔!

喔喔喔喔喔~這下卯係啊。國中應屆畢業生還不趕快到建中、北一女、雄中...等各地名校去登記!登記一下就能上名校,真是政府的德政啊!

且慢。請看清楚: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就以「隨機抽籤」和「梯次抽籤」決定!!不要說一流的名校,只要是辦學認真的二流高中 如敝校 ,登記報名的學生都會超過預定名額啊。這時候決定錄取與否的依據就是...

抽籤!!

在我們高中老師口中,這份草案其實被暱稱為「抽籤入學」的草案。

將考生的命運,完全交給 白痴官僚 命運女神去捉弄,應該就是吳清基部長帶領下的教育部所提出的這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草案」的基本精神吧...

如果您決定給他登記下去,拼拼看有沒有機會抽到一間名校唸唸,那麼,請容在下提醒您注意一個細節...

「如果籤運不佳,一定還會有招生未額滿的學校可就讀。」...所以,如果沒抽中,一定會有那種招生招不滿的學校可以給你唸的啦。

目前看起來,這個草案當中只有一個贏家。那就是...原來招生招不滿的學校!在這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草案」當中,這些本來很不容易招到學生的學校,未來就可以在校園中坐待這些考運不佳、或籤運不佳的學生乖乖前來報到。招生,竟然變成如此容易的一件事!



我個人覺得很困惑。現行的高中基測入學,高中的招生名額也已經超過了國中應屆畢業生的名額,要唸高中,事實上並不存在「考不上就沒學校可唸」的問題。所以,高中教育的資源很充足,就算不規劃「高中學區」,也早就具備12年國教的條件了。

而基測成績需達門檻才能入學高中,這其實也是在社會大眾的要求下才建立的規則。(我記得是因為媒體報導某些高中生連自己的姓名都寫錯,在社會壓力下,才規定了基測成績的門檻)...但現在的「免試抽籤入學」,會不會造就出更多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低素質高中生呢?



還記得當年在學教育概論的時候,課本上好像有這麼一句話:「有教育目標的課程是教育(education),沒有教育目標的課程是訓練(training)。」

在規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草案」之前,應該要先確立國中教育與高中教育的目標吧。有了目標再來制定課程,有了課程再來規劃入學方法,這個順序應該是合理的吧。

在高中這端的教育目標,一直沒有變:「培養健全的國民,並做好大學的預備教育」(因為大學的教育目標沒變,而高中教育就是大學的預備教育,當然也不會變)

至於國中那端的教育目標,現在看來,似乎已經由「培養健全的國民」變成:「減輕國中生的壓力,讓學生快樂學習」了呀。

當教育部把「減輕國中生的壓力」當成教育目標,將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一點值得大家三思呀!

□ 〔 資料來源: 吳鉤霜雪 | 引用網址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