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氣管連接到肺臟,所以應該在前面才是,以下有更詳細的解說
引用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71702310
氣管他位於食道的前面,由喉部的下緣﹝相當於環狀軟骨的高度﹞開始,往下延伸至第五胸椎的高度,然後分成左及右支氣管。功能:氣管軟骨提供堅強的支持作用,使氣管璧不會向內塌陷而阻礙氣體的通過。
食道位於氣管的後面,是肌肉質管子。食道長約23至25公分,起至喉口因末端,在脊柱前通過胸腔之縱隔,然後穿過橫隔的食道裂口,最後終止於胃的上端。功能:吞嚥
---
食道位於喉嚨與胸腔的後面,是連結咽喉(喉嚨)到胃的肌肉管道,也是讓食物進入胃部消化的通路。縱走於胸腔後方,在脊柱的前面,心臟與氣管的後面,靠近橫膈時稍偏向左側,穿過橫膈後接於胃上端入口賁門。其長度大抵是在 25 - 35 公分之間約10-13 吋,若從門牙算起胃入口處約35-40公分。成人的食道的正常寬度概略在1.9公分,前後徑則較窄,不到半公分。
食道壁由好幾層組織所構成,由內而外有黏膜層,其含有上皮、固有層與黏膜肌層,若細論,上皮會依在食道上下端位置而有所差異。上端黏膜層的表皮是鱗狀上皮細胞形成,在顯微鏡之下這些細胞呈平坦扁薄狀,有如屋頂相疊的磚瓦。愈往食道下端,表皮層也稍有轉變,在某些情況下,食道的下端會出現一些柱狀上皮。在往外的固有層則是在上皮細胞之下的一種結締組織,而被稱之黏膜肌層的肌肉組織又在固有層之下。
再外一層也是結締組織構成的黏膜下層,食道的一些部份有些分泌黏的腺體就在這一層。
再往外就是肌肉層,食道的上段是橫紋肌,下段三分之一是平滑肌,中間的一段兩種肌肉混合而成,因此吞咽時尚可由意志控制,食物入食道後就不能自由控制。這些肌肉以一種具協調,節奏的方式收縮,從咽喉到胃,壓迫其的食物送至胃裡。另外食道上下端均有由肌肉組成的特別的區域,這兩段肌肉分別叫做上括約肌,與下括約肌,是食道內容物進出的門檻。最上面部份它的放鬆開啟開放控制了食物是否能進入食道,與胃交接處又稱之為賁門,平時它是閉鎖,放鬆時食物就可進入胃部,也預防胃裡的消化液逆流上到食道。
食道主要功能是讓食物從口腔順利運到胃裡面,食道上端的橫紋肌是由意識控制,但食物吞下後,就不能自由控制,需依靠肌肉間互相協調、收縮,將食物壓迫至胃裡,而食道遲緩不能是下食道括約肌附近神經元的缺陷,或許是神經元的數量不夠,或是神經傳導出了狀況,導致吞嚥時食道無法放鬆,食物無法進入胃裡,目前引發此疾病的原因不明。
參考資料:http://www.tzuchi.com.tw/file/daynews/new/n940502.htm
氣管叫windpipe,是一條長10公分、口徑2.5公分寬的空氣通道,氣管位於食道前面,由喉延伸到第五胸椎處(T5),在此分成左右支氣管,氣管內襯有偽複層上皮,由纖毛柱狀細胞、杯狀細胞及基底細胞組成,此層上皮具有與喉黏膜相同的保護功能,能排除異物雜粒。氣管壁是由平滑肌和彈性結締組織組成,由水平排列的透明軟管骨環所包住,每一個軟骨有個缺口,如字母「C」字形橫擺上下疊在一起,C型的開口朝向食道,使食物通過食道時,食管壁能突入氣管。附著在軟骨環缺口的橫走平滑肌纖維的氣管肌,也有彈性結締組織附著「C」型的,能提供堅實的支持作用,使得氣管壁不會向內凹而堵住氣道。
參考資料:
http://www.cdnreading.com.tw/sars/2003052201.htm
氣管功能
這些氣管都同時有兩種功能,攜帶氧氣進入肺內和把二氧化碳與廢氣帶出體外。交換氣體的位置在肺泡,同時會把氧氣帶入體內,並把廢氣帶離肺部呼出體外。
參考資料:
http://www.24drs.com/Illustrated_Guides/Asthma_animated/Asthma_animated/anatomy2.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