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11618519.html
February 2,2010
論格局(南嘉生)
格局,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就是事業、國家大、多、強的另一個代名詞。因此很多人認為台灣獨立後格局就小,然後就不能和世界爭鋒,也認為小國寡民必然的處 境。然而統一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所以他們不敢、不要獨立,他要追尋統一。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就是這樣的一位人士,他曾向西方媒體記者說,當他在北京城 門下走時,有一種處在歷史中心,掌握歷史變動的激動感覺。不過我們要從另一方面來討論這樣的問題:格局大有甚麼意義?
不配合自己條件的大格局代價是滅亡
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在他的回憶錄中曾提到一個概念, 偉大的外不配合自己條件的大格局代價是滅亡
交家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幸抑或不幸?(旁觀者,頁247 - 272,聯經出版社,1999年初
版八刷。)一個國家的格局如果大到超過他的國力,那他的繼承人就必須承受壓力過重的負擔,也因此可能會使一個國家崩潰。過大的格局是會導引帝國滅亡的。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例子證明格局必須和國力配合。
漢武帝的國力擴張確實讓漢朝強大,聲威遠播。但是他頻繁的軍事擴張,使得漢朝內部的經濟發展嚴重失衡,財富分配不均,這也是後來王莽篡漢成功的遠因。其 次,為維持龐大的政府支出,漢朝只好持續維持鹽鐵酒公賣,使得中國民間社會的經濟發展與資本累積產生重大的阻礙,這是漢武帝過大格局的第二個嚴重缺失。
第二個例子是明末時期,明朝為和日本對抗,在韓國花費很多錢,這也使得後來明朝無力、無財力面對其內部的經濟問題和外部清軍挑戰的原因。
第三個例子是正面的例子。宋朝打不贏遼國,因此和遼國和談,每年捐一部份的錢給遼國,換取兩國百餘年的和平。這例子的價值在於不能用軍事解決的,改由經濟和政治解決。宋朝是不是因此就吃虧?不一定。因為這一筆錢使得遼國對宋朝的商品需求更強,反而增進宋朝的經濟。
另一個例子是明朝在鄭和七下南洋後,因為支出太大,從此不再派人出國。這樣保存明朝的財力。
還有明朝自越南撤兵。明朝感於越南反對明朝統治極為強烈,每年用於越南地區的費用很高,因此決定自越南撤除以設立的官方機構,承認北越地區獨立,這樣讓明朝有足夠的財力面對北方韃靼的威脅。
上面數個例子如果從政治的角度分析和從經濟的角度分析,答案剛好相反。哪一個對?為了北方國防,讓宋朝全國的財力和軍力都集中應付遼國,對不對?數十萬軍 力集中在首都,固然使中央財力負擔沈重,但是若是長年發動戰爭,宋朝就算佔領遼國領土,也不一定能居住在遼國的地方(如明朝佔有東北,卻不能直接管理東 北,在委託管理的間接統治下,讓努爾哈赤有興盛的機會。),徒然造成浪費。因為不能居住在遼地,所以宋遼之爭很可能衍成長期戰爭,如此對宋朝的經濟傷害更 大。鄭和下西洋更是一個由政治決定的行為,他對明朝的財力傷害更大,也更不合理。一個國家的國民生活不好,國家卻有拿很多錢去給外國、外族人。這不是笑話 嗎?至於明朝自越南撤兵,也是一個明理的決定。明朝統有越南對明朝帝國和皇室的榮耀增加有限,但是對財力、國力的傷害卻很明顯,因此明朝朝廷很沒有格局的 撤兵。
西洋有兩個很有格局的行為,卻讓兩個帝國衰亡。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的穿梭外交,讓奧匈帝國在拿破崙戰之後的四十年享盡風光,也維持歐洲的和平。但是卻因為這樣的局面讓梅特涅所主持的奧匈帝國政府財力無法負擔,最後
埋下奧匈帝國崩潰的遠因。德國在俾斯麥(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的外交運作
下,使德意志帝國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但是俾斯麥的繼承者卻沒有俾斯麥的外交手腕,卻讓德國一步步走向滅亡。
外交不是不好,擴張也不是錯誤,問題在於為何要擴張呢?擴張的利益在哪裡?所以春秋時期的伍子胥說的最清楚。吳國要打越國,佔領越國,是因為吳國國民能利 用越國的國土,增進吳國的國力。吳國不應北上和齊、晉爭雄,是因為他們的土地,吳國人不能居,吳國不能管理他們的人民。
格局大的意義在哪裡?如何選擇?
以經濟的眼光來定義選擇格局的方法,在於人民(請注意是人民,不是統治者)以相同的努力投入,在哪一種格局(國家領土、人口、財力)下,會獲得更多,更容 易發展。若大格局好,當然就選擇大格局,若大格局不好,就選擇相對較小的格局。如果格局小,每一個人都能有最好的發展,那我為什麼要追求大格局。像瑞士現 在人民生活都很好,需要擴張兵力去攻擊奧地利嗎?像科威特人民現在生活的很好,需要和伊拉克統一,多1000萬的同胞,很多的土地?像汶萊需要和印尼統一 嗎?
人多不一定好辦事。有一種說法是:如果廣土眾民,則出現偉大人物的機會會較多。這是一種假設論點,他不一定能成立。因為這只是一種數量崇拜的想法。按這種 講法,螞蟻出現的天才一定比人類多。按上述命題,中國的哲學家、文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一定是世界最多,因為他的人口最多。可惜不是!中國的清朝 所出的哲學家、文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一定是中國歷代最多,因為他的人口是歷代最多,可惜也不是!中國文化最發達是春秋戰國,是中國人口最少,土 地最小(自周朝以後開始算)的時候,也是中國的衰世。用某一些人的論點就是,最沒有格局的時候。
對世界影響大小固然和國土、實力有關,但他不叫大格局。有人從政治、經濟的角度強調格局大的重要性。像在國際政經聚會上,中國露臉的機會都比台灣多,對國 際政經的影響力,中國也比台灣多,所以他們認為大格局很重要。我想從另一方面去詮釋。要影響國家決策,必須是決策圈的人才有辦法。台灣人當上總統的機率是 2300萬分之一,中國是13億分之一,也許當台灣總統比較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以APEC來說,13億人口的中國,出席的領袖一人,2300萬人的台 灣,出席的也是一人。比台灣更沒格局的新加坡是400萬人出一席。等而下之的汶萊更不用說。要有格局,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會議,西方國家的G7高峰會 議,2億6000萬人口代表的美國總統和4000萬人口不到的加拿大總理平起平坐。最氣人的是,在前幾年,西方國家還不讓有3億人口、2200萬平方公里 的的俄羅斯總統參加。更可議的是,是否要讓有13億人口,土地面積大於歐洲總和的中國國家主席參加?人家連提都不提。
台灣格局大不大?他很小。他的人口比中國少,但是他比中國的春秋戰國多很多,更不要說當時的魯國。台灣的人口很少,但他比古希臘多很多(古希臘才30萬人 口)台灣的土地也很小,他只是中國土地的300多分之一。但是台灣人可以像孔子周遊列國的面積比孔子多很多,可以周遊列國的機會和能力比中國人強很多。
台灣的格局比中國真的小很多,不過有一樣是相同的,我們兩國國民在拿諾貝爾獎的人數都一樣,零。還有一點比中國強,我們政府不會把自己的人才趕出去,像高行健流落外國,成為沒有國籍的人。
台灣人追求的格局在於做天下第一等人,天下第一等事,如此而已。一個國家會強,一個國家會被尊重,和他的人才、文明有關,和那一些天天喊大格局,天天罵別 人島國心態無關。是希臘的人才所建立璀璨的文明讓我們在數千年後依然景仰不已。是英國的人才讓英國稱霸兩世紀,是academy,是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讓 他們的國家發光發熱,讓他們國家出現天下第一等的人才,做天下第一等的事,如此而已。
從土地的角度看格局(2002/07/19 15:01)
由土地大小來看格局大小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世界土地就那麼大,也不能移動,所以一個國家若以爭取土地大小為政策是必然引起鄰近國家土地面積的變更,引 發戰爭。人類歷史上有許多戰爭都是因為土地爭取所產生的戰爭,其結果對兩國人民並不一定好,只是讓「一將功成萬骨枯」,造就統治者、統治階級的野心罷了。
對土地的依戀不應該發展成對土地擴大的迷戀。對土地的依戀是很多民族文化、文學的主軸,甚至發展成經由土地認同來認同國家、民族。這種發展並沒有錯,因為 人畢竟是環境的產物,如果忽略環境對人們生活、思想的影響,這是很不切實際的想法。但是我喜歡我的土地,並不需要把別人的土地也巧取豪奪的據為己有,因為 別人也喜歡自己的土地。個人是如此,國家也是這樣。我們有什麼理由說這一土地歸為我的國家來管理會比較好,我們有什麼理由說這一土地上的人民由我的國家管 理會比由別的國家管理還要好?而且我們也必須考慮我們所說的「好」,不僅是我們認為的「好」,而且是要那一土地上居住的人民認為「好」才是。因為我們找出 所有的理由來證明這一土地、這一群人由我們管理比較好,那只是由我們的角度去看,我們忽略這一土地上也有一群活生生的、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 有他們的感受和想法。若我們的想法是對的,那我們又要如何證明他的想法是錯的?而且一千萬個客觀理由來證明你讓我們管比較好的想法,都抵不過一句話:我不 要,理由是我不要。所以我們要將國家自己管理的土地擴大並不一定對。
土地擴大縮小僅是所有權變化
土地擴大與縮小是歷史一時的現象,不應將一個國家的心力都集中於此。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國家領土大小變化和帝王家族的鬥爭是兩大主軸。問題是國家領土大小 變化不會影響這一土地在自然界的存在與否,帝王家史也只是一時的一家族的現象而已,需要將全國的注意力集中於此,耗盡這一民族、這時期的全部心血?
北京,這土地在春秋戰國時是燕國的土地,一時曾被齊宣王管過。在漢朝屬漢朝的一塊領土。三國時期受過匈奴的入侵、干擾魏晉南北朝時是胡人出入的地方。唐朝 時是漢、胡交雜,唐朝中期屬於安祿山及其同黨的勢力範圍。五代時這土地被割給遼國,是遼國許多首都之一。後周、宋朝想搶回來,也沒有搶成功。之後變成金的 土地,金朝的首都。元朝興起之後又成為元朝的首都。明朝興起之初,本來只是一個藩王居守的城市,首都移到南京,後來這一藩王起兵奪取天下,北京又成為首 都,清朝繼為首都。民國將它列為陪都,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再度成為首都。這些證明這些變化只是這一土地的領主改變,所有權調整,這土地的統治者不同而 已,對北京來說沒有什麼改變,只是歷盡滄桑,北京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中國帝國主義
中國有太多的例子證明中國帝國主義的缺失,但是中國依舊不能覺醒。中國自古自稱人間樂土,是有教化的國家,是天朝上國,是君子國。由這一些概念推出他的四 鄰是蠻夷之邦,是落後國家,他們要讓中國統治、管理才好,他們的人民仰慕天朝,企盼沐浴聖恩。這樣的想法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也成為中國對四鄰文化根 深蒂固的看法。但這些想法是禁不起檢驗的。
首先,如果中國這麼好,那為何中國領土的擴大都是依賴武力,而不是別人、別國、別族自動將土地獻給中國。而且依中國宣稱他的文明如此昌盛,和四鄰之國差距 那麼大,那一些四鄰酋長若歸化為中國的一個諸侯,他享受的生活水準一定會比當酋長好很多。他的人民若能「沐浴聖恩」,同樣也能夠享受優於他現在生活水準的 生活,接受有孔孟聖學的教誨,成為一位文明人。結果都和我們的推論不一樣。在唐朝,我們最喜歡稱說韓國和日本如何仰慕中國文明,但他們也沒有將土地獻給中 國。唐朝都這樣了,其他朝代更不用說。到了唐末,遼國發展出兩元統治,有管遼人的機制,也有管漢人的機制,兩者並立,這更證明漢人的價值體系並不為游牧民 族所接受。
從遼、金、元、清一線發展證明,游牧民族也有其自己的價值觀,也有其「民族自尊」,他們也不想讓別人的價值體系來管。中國帝國主義並沒有改變四鄰對中國的觀感,中國人格局很大,用很多的心血去搶別人的土地,北伐、征東、征西、平南、掃北。請問意義何在?如今安在哉?
無意義的擴張
就算同意中國格局大,這樣的領土擴張有意義,也要問對誰格局大,對誰有意義。漢武帝擴大領土,為了天馬,派十幾萬人去征伐,結果只得到36匹馬,他也派兵 佔領雲南貴州、福建等,這些都耗費漢朝很多的資源,但是在漢武帝擴張的那一些土地很多後來對漢朝都沒有意義。像福建,福建會登上中國歷史,要在晉朝王室南 移後,才有人移居福建,而且「開發」福建的功勞是自東吳開始,漢朝並沒有用心力在福建。貴州一直到唐朝還是不毛之地。至於河西走廊之地,對漢朝固然引進很 多的奇珍異物,但是漢朝用在維護、持有河西走廊的軍費卻很龐大,不然在漢武帝末期也不會放棄河西的一些土地。
漢武帝的擴張對當時的人民有何意義?住在中國湖北的人民並不會到河西地去開發、耕種,也不會冒險跑到雲南,因為雲南雖算是漢的領土,卻不一定能保證去開 發、經商、旅遊的安全。漢武帝的擴張若讓當時的人民「慨然有經略天下之志」,格局擴大,哪只是將漢朝的國力用更多在土地擴張或土地統治權移轉上而已,對當 時的人民有何作用?擴大領土對領軍作戰的將領有戰功,對君主可以好大喜功,對當時的兵士卻是喋血山河,對當時的人民是勞役加重。
土地所有權移轉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很少。當時漢代的人民要承受皇帝擴張領土決策的代價,但是領土大對他們的生活卻沒有意義。住在河西的人,統治者是漢武帝或 匈奴,他們一樣要游牧,他們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因為統治者改變而改變。能夠改變或改善他們生活方式的是科技,而非統治權的轉移。中國人說:「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帝力與我何?」這一句話既顯示出統治權未直接干預到人民的生活,則大格局的統治權導致的領土擴大,對一般人民沒有意義,請問當時人民會因為國家擴大 而有大格局?其次的意義是既然「帝力與我何?」則帝力是誰,姓什麼,叫什麼對人民也沒有意義。所以很多寫明末清初的故事,對於殘暴的明朝皇帝和相對對人民 較好的皇帝如康熙的比較時,都出現取捨難定的問題。我們在此,協助皇帝大格局有何意義,而且若要大格局,清朝的大格局比明朝更大!但是這些都沒有用。日出 日落,太陽依舊照著美麗的嘉南平原,不因台灣被鄭成功管轄,或被清朝管轄而有差異。
將一個人的生命,一個國家的國力僅投注在領土所有權的轉換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由法國和日耳曼民族對亞爾薩斯(法語:Région Alsace,德語:Elsass)和洛林
(法文:Lorraine 德文:Lothringen)的爭奪戰就可以知道,為了這兩塊土地的歸屬,
這兩個民族有將近千年的爭執,結果只是死很多人,對他們倆國、兩民族不利,而讓其他民族獲取好處而已。現在兩國在歐洲共同市場的機制下,聯合發展兩國、兩 區的經濟,這兩個國家都可以經由這兩區發展而獲取利益,這樣不是很好嘛。也由於兩國的合作,使得後來歐圓的發行,歐洲經濟發展令人看好,歐洲聯邦指日可 待。
現代人的格局若僅陷在土地爭奪上,是很可笑的。歷史上的許多征伐,其結果只是滿足少數人的野心,增加很多冤魂而已。拿破崙、希特勒等傾一國之力,要完成大 帝國的建立,固是笑話。就算是成吉思汗的豐功偉業如今也灰飛湮滅。現代人自己固不應迷戀擴張國家土地,以此為己念,更不應宣揚這樣的精神,空惹戰端。日本 於二次世界大戰攻打中國固是不對,同樣以戰爭為手段,壓迫別人為目的的中國侵台戰爭,難道就是對的?中國有很多理由來證明中國侵台的合理性,實際上,俄羅 斯人也有很多理由證明中國應該是俄羅斯的一部份。當然,同樣狀況也出現在蒙古、日本。
大格局,大格局,如果跳脫不了對擴大土地的迷戀,只是讓血流成河、屍骨如山。
格局的再定義與重述(2002/07/14 23:24)
當我們發現一般對數量崇拜的格局論述不好時,就有必要重新對格局進行再定義。我們認為格局是指某事物的主體,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其發展所設定的努力目標。 個人的格局是指個人在有限時間內,對自己人生發展預期下,所設定的奮鬥目標。國家的格局是國家在有限時間內,對國家未來發展預期下,所設定的奮鬥目標。其 次,何謂最適格局,就是設定的目標能讓自己的發潛能充分發揮。與之相反的,就是格局過大或過小,反而限制自己的發展。所以設定自己發展的格局很重要。個人 的格局設定很好,個人的能力就能充分發揮,既不會出現己志難伸的問題,也不會出現眼高手低的狀況。國家設定的格局是讓國民的能力能在國家既存的環境下都能 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揮。所以掌握國家政權的人應該以如何讓國民得到最好發展的條件來努力。個人選擇最適格局是在固定的努力下,哪一種格局能產出最多的報 酬,謂之。同理,國家的最適格局選擇是如何在國家有限的資源限制下,如何讓國民有最佳的發揮空間。
在上述的定義下,我們重述「論格局」。就國家的角度來說,漢武帝的過度擴張,使得後來的漢朝皇帝必須為這一次擴張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漢武帝打敗匈奴後, 匈奴的土地並不能用,所以這樣的擴張對漢朝的經濟沒有助益。政治、軍事上,匈奴擾邊,但對漢朝並不構成致命的傷害。也許漢朝以一個郡和兩個郡的稅收賦予匈 奴,就能和匈奴和平相處,像宋朝和遼朝一般。以當時匈奴人口僅30餘萬,約當漢朝一個郡的人口,漢朝付出上述稅收就夠用了,而其獲益可能遠高於和匈奴作戰 所花費的軍費。
其次,個人發展來說,就奧地利和匈牙利與捷克來說,這些國家就是以前的奧匈帝國。若奧地利為了國土擴張的需要將匈牙利和捷克合併,以現在的政治機制,奧地 利必須以其財力支援匈牙利、捷克,反而拉低奧地利人民的生活水準和人民發展的條件,所以對奧地利人來說,擴大土地不一定有利。至於就個人發展來說,以家庭 來看個人發展,若孩子很多,除非這一個家庭很有錢,否則在家長財力有限的條件下,經常會犧牲孩子的教育費用,挪為生養孩子的錢,這就是我們以前的社會。現 在的方式是孩子不要多,但每一個孩子都受到很好的教育。如此孩子的發展一般也比較好。個人發展要和國家發展結合在一起看的話,那就是國家能不能提供給國民 較好的發展機會。國家提供的環境好,個人的格局也會好,個人的格局好,那國家的格局也會變好。所以國家應該強調培養人才,而不是擴張領土。國家有人才,自 然有前景,有大格局,擴張領土是這一個狀況下的可能選項之一,但不是唯一。
所以我們要討論國家格局,和國土大小、人口眾寡無關,和國家未來的發展有關。國家未來發展繫於人才的培養,個人的格局就建立在國家培養人才的機制和個人努力的程度,和民族、人種、島民與否無關。
再論最適格局(2002/07/17 15:22)
我提出「最適格局」這一個概念,我想對很多人來說會「茫然不知所言」。因為「適合」必須和客觀環境結合在一起討論。而且「最適」經常在事實上不存在,是對 理想狀態的想像,既然他不存在,卻又要將他一些存在的事實與不存在想像(例如有點適合的狀況、比較適合的狀況、很適合的狀況等)比較,就很困難了。所以我 們可以說「最適格局」實在很令人捉摸這一個概念。在此我先舉一些例子,再回去說明我對「最適格局」的看法。
台灣是一個講最適格局很好的地方,因為台灣很多東西都不是最適格局。台灣的軍隊規模和政府規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蔣中正時期台灣的軍隊規模是60萬大 軍。蔣經國時期減縮到50萬,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在減縮為35萬。和同時其的一些國家比較,法國在蔣中正統治台灣的同時,他的軍隊是50萬左右,英國在蔣 經國統治台灣的同時,他的軍隊是22萬左右,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和台灣當時相比,都是數倍於台灣人口的數量,如果就領土面積來比,那是數倍到十幾倍的差距。 這樣的軍備不合理可見一斑。也許有人提出台灣和中國的武裝對峙及其需要。我們看1996年的台海危機,是美國兩艘航空母艦在台灣海峽外面「散步」,還是我 們的軍隊強力警戒比較有用,就很清楚。所以台灣需要這麼大規模的軍事組織?
台灣的政府組織又是一個例子,台灣需要一個省級組織,明眼人都知道不需要,有90%的土地和80%的人口都在台灣省手中,請問中央政府管什麼?所以廢省、 精省是一個必然要走的路。從蔣中正的眼光,他是準備反攻大陸,所以必須準備龐大的軍事,60萬大軍對他來說,還是「格局太小」,不過對台灣來說卻已經很難 負擔的重。從1950年到1965年,若不是還有美援在支援,我們真的不知道台灣要怎麼過。實際上當時的人們比現在的台灣人還努力、勤儉,但是當時很多人 小孩的內褲、內衣還是由印有「中美合作」的麵粉袋做成。格局大在這邊有何意義?政府組織方面,日本人口是台灣將近六倍,土地是台灣的十倍,但他們將政府組 織減縮為兩級制,我們憑什麼比他們多好幾級呢?我們因此比他們效率高,我們因此比他們國家強,我想都不是吧!
從文化上看到的格局問題一樣荒謬。從歷史課本方面,我們用80%的時間來說明我們偉大祖先的過去,但是跟學子最有關係的50年、100年卻一筆帶過。我們 教育機制要求學子對漢武帝、唐太宗哪一年派兵打哪一個國家要很清楚,因為考試要考。請問那一些事情有什麼意義?對學子來說,為何要懂這些?套句毛澤東的 詞,「俱往矣」,就這樣而已。你想以後韓國、越南還會到中國去朝貢嗎?然而相對於偉大的過去,我們卻對國民政府為何到台灣,國民政府在中國的事蹟不甚清 楚,更遑論對台灣歷史的述說(如果台灣也被統派認為是中國的一部份),請問我們教育的目的在哪裡?有何意義?格局大嗎?從地理課本方面,以目前30幾歲的 我們來說,我們可以對中國各地的特產講的頭頭是道,但是我們不清楚那些有什麼意義?如果這個叫格局大,那我們對俄羅斯、對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瞭解不應該 少於對中國的瞭解,因為那樣的格局更大。我們很清楚中國的產物,但不清楚自己生活地方的地理環境,請問這樣的教育意義在哪裡?
格局是指某事物的主體,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其發展所設定的努力目標。在這個定義中,我們強調是主體對自己前途在考量自己條件下,所設定的一時目標。所以 「有限的時間內」這一句話不能忽視,許多人在小的時候有偉大的目標,卻在長大後一一調整為小目標。也有人本來只圖溫飽,後來成就為大企業家。所以格局會隨 自己的努力而改變。不是一成不變。最適格局要設定的目標能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目標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內容。若目標大,很多現在的準備很可能不能短期 就發揮效益,反而影響到大目標的達成。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就是個可以舉的例子。例如一個立志成為大企業家的會計人員,如果他的會計帳做的不夠精確,會影響一個企業計算成本的精確性,這是對會計工作很大的傷害,但是對企業家來說,帳面上差一兩元,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所以格局的問題在此就會產生爭議。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賢明的宰相用人會注意到某人能不能解決問題,而不一定注意操行。所以經常有這樣的說法,「他雖然愛錢、會貪污,但是他有能力把這一件 事情做好。」像這種對話在中國很多,這樣的宰相格局真大,但是他卻埋下一個國家吏治敗壞的因子。有名的清朝貪官和珅絕對是一個人才,因為當時的皇帝乾隆決 不是一位笨人,而和珅能服侍的乾隆舒舒服服,那種功夫絕對不簡單。在和珅掌權的時期,乾隆朝也沒發生大事,足以影響清朝敗亡。但是和珅貪錢卻讓清朝吏治敗 壞。這些都是從中國文化的大格局所推演出來的結果之一。
光只有大格局應該還有很多的問題吧。英國自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成為歐洲的強國。但是英國一直堅守他的國家政策:不在歐陸稱霸和維持歐陸勢力的均衡。 所以「光榮的孤立」一直是英國的國策。英國這樣的格局會讓人家覺得太小(對20世紀以前的歐洲人,只有歐洲才是人住的地方),但也因為這樣的設定目標,使 得英國得以避免歐陸的衝突,完成他的殖民帝國。
美國也是這樣。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一直不想介入歐陸的爭執,即令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他也不想介入舊大陸的征戰。讓他的國家有能力繼續蓄積自己的國力。
另一個例子是瑞士,瑞士在拿破崙戰爭之後,取得永久中立國的身份。自此不管他的周鄰諸國強或弱,他都不想擴大他的領土,僅努力做好他的本分。所以一、二次 世界大戰都沒有讓戰火波及,也讓瑞士美麗的景緻得以維持,瑞士人有非常高的生活水準和品質。我想不到為何一個國家的國民非把他的領土擴大不可。
文化角度的格局比有形的領土、人口有意義多了。文化角度的格局在乎一個人的努力,所以只要有努力,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這樣的人就有發展的機會,他的聰明 才智就能發揮。所以任何人只要有「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氣魄,努力自己的工作,將自己的故鄉照顧的很好,將自己的工作處理的很好,這樣 就會有令人豔羨的成就。所以由德國流落到瑞士的愛因斯坦,可以發展出令世人為之目眩的相對論。沒踏上廣闊歐洲的牛頓發明震爍古今的微積分和萬有引力理論, 這些成就都和他們國家的國土無關。而且當愛因斯坦被他的老師當作白癡,牛頓在鄉間生活,未曾到劍橋讀書,他們會設定一個讓自己成為世界科學界的巨人,這樣 的大格局嗎?想想,應該不會。台灣人只要依照自己想要的,好好經略自己的土地,讓自己的文化母土豐裕,那就是台灣國家的大格局、大氣魄。只要台灣人想要 「求知識於世界」,成就第一等人、第一等事,就會像喀卜勒之於丹麥,伽利略之於義大利的一個小國,讓自己成名,讓民族光輝。這和國土大小無關。
做好事情就容易。做大事情,就容易有大格局。人生的格局一定要大嗎?我想很多人會有成就,和他想做大事無關,和他想做好事情有關。像伽利略改良望遠鏡,研 究自由落體,他一定不會想到他具有改變世界的影響力,他只是覺得好玩,有助於他瞭解某一些事情而已。但如果他沒有把自由落體研究的徹底,將望眼鏡做到當時 已經很好的地步,很可能他的成就就不會很高。如果有讀過彌爾的自傳,就會發現,這位19世紀的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的天才是他父親一手打造出來的。他的父 親詹姆士彌爾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這一位天才兒子,詹姆士彌爾的格局依中國人的說法,一定不大。但沒有他,他兒子的天才就不易被充分培養、發揮,我 想,「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限」就不會產生。那什麼是最適格局?我想:「隨時將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是一個不錯的定義,也許他不是最好的定 義。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台灣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就被國際公認為世界永久中立國。台灣的政治和民主自由在當時就和現在一樣。那麼日本在法西斯勢力高漲時期,一些有 名的法政學者像河上肇、矢內原忠雄,像中國的魯迅、瞿秋白,陳寅恪、郭沫若、吳大猷等都可能到台灣來避禍、講學,甚至李政道、楊振寧也會到台灣來求學。台 灣就像是歐洲的瑞士,也如當時的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一般,聚集了當時世界、東亞最聰明的腦袋,我想那不僅對台灣好,也對戰後的中國、日本很好。
台灣需要很大嗎?
大格局與小格局(2002/07/25 15:27)
中國人普遍強調大格局,我想這不僅和中國人的土地大、人口多有關,更和他們的集體主義有關。
中國是一個集體主義文化很強的國家。中國人的文化中,很強調去私,所謂「存天理,去人欲」。然而去私很容易從公,用眾人的角度、利益去思考問題。這也很 好,因為以眾人的利益為念,會使一個國家運作更好,更得民心。因此一個讀書人就要「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就衍成 集體主義,一切思維皆強調集體的利益,不需重視個體的利益。因為對讀書人來說,「集體得到好處,個人也會得到好處,個人的好處必須依存在集體的好處才是對 的。」凡接觸過中國文化的人,都會瞭解其中強烈的強調集體利益。所以深受中國文化的人都有這樣的反應,這個也就是他們的大格局。中國人的廣土眾民、為歷史 做見證、向歷史交代、大格局、集體主義是同一事物的多面向表示。由這一面向延伸,大格局又和統治、當官結合在一起,是必須和治國、平天下,是必須「一行而 為天下法」。所以背離這個大潮流,就在眾人的價值觀中被輕視。
明朝宋應星不想科考,而著眼於收集各類產業技術,在當時是被輕視的,「是奇器淫巧」,著的「天工開物」,海內無所存,是中國留學生到日本才找到的。所以在這個文化世界中,眾人的想法的一致性極高,對於各類不同的想法的包容性不高。
誰代表中國的集體利益?傳統中國歸之於道統、正統、法統、天下、國家、黎民百姓。。。,現代中國的講法就是中國共產黨、國家、民族、人民大眾。但這些都是 抽象名詞,將他具體化就是國家政策,也就是統治者、統治階級的政策,統治者的言論。而這樣的歸屬讓人民在議政時,「慨然以天下為己任」,有著雄渾的氣魄。 這叫大格局。
大格局是公,相對的,小格局是私,而人不應有私,所以中國很鄙夷小格局的人,也從道德上、行為上予以直接或間接的批判。因此很少人能在中國文化中看到自居 小格局的文章,自居小格局的地位。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大格局,那又會出現怎樣的狀況?一群人爭想相同的事情,做相同的事情。社會安插的位置夠,沒有問題。如 果不夠的話,那就拉群結派,為一個你做也可以,我做也可以的「大事情」,爭的你死我活。如果中央政權分裂,則除非天有二日,否則就只有打。但是天也不可有 二日,允許二日,就是格局不夠大,因此推到最後,還是要打。
大格局的人真的可以去私存公嗎?如何去私防弊?中國人對這一方面沒有解答。但是中國人認為已經成為上位者,他的格局就比較大,比較沒有私念,至於自己無法 接觸的上位者,其私念當然更少,而統治者是已經證立的大格局人物,當然是沒有私念。所以中國的去私防弊工作只有向下面的人員去查緝,不向同管理階層,而且 越往上越不查。對中國人來說,「難道統治者、決策者沒有自己的利益?」是一個蠢問題。因為中國大格局本身就是統治利益的化身,所以當他們在想到公私之辯 時。私永遠錯,而居上位者,居公者、居大者經常可以避免很多道德的責難。所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大德不逾矩,小德出入可也。」所以中國歷史戲劇經 常傳遞這樣的訊息,只要問題涉及中央與地方問題,則地方一定錯,有巡案大人,則巡案大人一定是君子,所以「彭公案」、「包公案」的巡按是正義的化身。如果 涉及到中央政府,則上官為正,下官為偏,涉及到公私,公正私邪,十個國戚九個奸,涉及到內親外戚,內正外邪,涉及到皇位爭奪,皇帝為正,親王為邪,涉及到 歷代君王,越古的,越公正,越近的,越有私。將這一套邏輯用於台灣海峽的統與獨問題。中國網友很多是順著統治者的邏輯在想,想像自己是統治者時的反應,因 為這樣他比較能佔有居上位者,居公者、居大者的位置,以避免很多道德的責難。而這樣也就是大格局。但他不去想統治者也有自己的利益,順著統治者的角度思 考,對統治者有利,不見得對自己有利。而對統治者有利的行為也不一定對整個國家有利。我們此時模擬自己是統治者所想像到的方便、利益,極有可能會傷害到自 己的利益。然而就因為他們的價值體系告訴他們不會的,就算會損害,那也是為公去私,是光榮的。如此就不會被自己和別人的道德責難。這種自我安慰的想法在中 國文化中很多,但它真的對嗎?
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未來。我們這樣的思考是很西方式、西歐式的,很個人主義的,也是很「私」的,也是中國人很不能接受的想法。因此很多台灣人和中國 人對話,其實是各執一言,沒有對話焦點。因為雙方都聽不懂對方在「公開場合」講什麼。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台灣政府向民間徵收土地時,所產生的許多爭議,最後 政府和民間在不斷的討價反價過程中才完成協議,對中國人來說,台灣人太強調私利,而台灣政府太軟弱,是不是和「X金」結合。因為台灣這樣作法不僅耗費時 日,而且浪費國家的財政經費。這樣認知差異的問題核心就在:如果這一土地是當事者自己的,要如何解決?台灣的處理方是就是將徵收價格盡量接近市價,使徵收 土地對地主的傷害降到最低。中國則訴諸道德講求,迫使土地持有人退讓,而有力者則走後門,使徵收價格調高。中國這樣的處理方是就是弱者犧牲、強者回到赤裸 裸的權力運作的競逐過程。通常傳統中國講大格局、強調要大格局者,多是強者,因此他們都回到「赤裸裸的權力運作的競逐過程」。只因為這一過程並沒有公開, 所以中國人講的大格局,依舊可以響噹噹的說。若是這人失勢後,要如何處理這一類事情,這人一就有他的社會人脈,血親、姻親、鄉親、學親關係,來保障他的利 益。所以形成龐大的利益網絡,至於一般市井小民,則經常在「大格局」的口號和要求下,被犧牲,當然這一群人自己吃悶虧,也不一定自知,就算知道,也不會公 開說,因為他可以因此博得好名聲。
在李登輝總統的民主改革過程中,我們由不斷的權力鬥爭、抗爭中,已經逐漸意識、相信國民有權力、我們有能力決定自己和自己國家的未來,我們的利益和國家的 利益是一致的。是一種「被統治者有能力影響、決定統治者的選擇」。尤其經歷上一次的總統大選,我們更堅定這種想法。所以政治「民主」已經在我們生活中實踐 了。我們從「私」的角度處理事情,經由許多「私」的相互競逐過程,逐漸尋找到公私利益相權的地方。以前面的徵地為例,我們可以讓受益者付費,結果得失之 間,相差不多。也可以由政府市價徵收,只要這一個政策全面一致推動,當社會大多數人都經歷這樣的市價徵收的過程,每一個人都因此「迫使政府支出很多錢,讓 財政壓力很大,使每一個社會大眾必須繳很多的稅,給私人去享受。」得失之間,恰好相抵,政府沒賠,民眾沒損失,也沒怨言。
我們的作法格局不大,但每一個格局不大的人,都在小格局的過程當中,順乎人性的做他小格局的動作,享受小格局的錙銖必較的快樂,竟然也因此能對國家大格局 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免除大格局的壓迫,免除大格局的心理壓力,免除大格局的暗虧,免除大格局的虛偽。對於大小格局,太史公曰:「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不知可用在中國人對台灣人格局的羨慕,還是用在台灣人對中國人格局的仰慕。
結論
台灣的土地面積就只有這樣大,任何想要超越這樣的規模所產生的想像,在很多地方不僅不切實際,甚至徒增困擾。更重要的,近代文明已經喻示我們兩個所謂格局 的新方向。一個是新文明世界的格局是從一個人的努力與發展、國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狀況來決定,不是從國土大小、人口數量、歷史長短等等因素。另一個是若個 人可以藉由更改國籍、國家可以藉由國際合作方式來改變個人與國家可以發展的空間。這兩個改變讓我們更深深覺得傳統論議中的格局實在不適宜現代社會、國家, 身為現代國民應該超越傳統範疇,重新思考所謂格局。
我想自我定位、努力與期許,他的重要性應該遠高於藉由改變客觀環境來強調自己有多少發揮空間。
(作者為經濟學者,專研經濟與制度)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