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外省囝仔,我主張台灣獨立
推薦好文章:「教育就是不要複製」
-----推薦好文章:「教育就是不要複製」
教育就是不要複製
2009-07-12 中國時報 【黃武雄】
為什麼連紓解升學壓力這樣明白不過的事,都無法在台灣社會的主流菁英中形成共識?推動十二年國教、廣設高中大學,這些釋放學生心智的訴求,十多年來不是一波三折,窒礙難行,便是一實行就半調子。
原因無他。我們社會的主流菁英,從心底就不相信紓解升學壓力是件好事。反過來,他們相信的是:要有升學壓力,人才會讀書,社會國家才會有競爭力。這是問題的關鍵。
教 育的本質是複製:這一代人設法把他們的思想、願望、價值與經驗複製在孩子的大腦皮質上。如果複製完全成功,結果必然一代不如一代,因為時代在變,以不變無 法因應萬變。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降低複製的成功率,讓下一代超越這一代。於是教改便須面對最尷尬的處境,亦即:這一代人,尤其主流菁英,必須先有自 覺,願意調整自己習慣的思考模式及價值,因為他們掌握教育的支配權。偏偏這件事最難。
想 想一位主流菁英,如果他早年的經驗是:在外在壓力的催逼下,通過一關關的考試篩選,才躍居今日社會菁英的位置,他如何相信:追求知識的熱情,才是學習的主 要動力?縱使他曾靠知識熱情,開啟了自己的世界,但如果他自以為高人一等,認為自己不用逼,別人則要逼,那麼他也會反對紓解升學壓力的訴求。
事 實上,對天地萬物好奇,是每一個人類幼兒天生的稟賦。反而是長大了,人才變得只重實用與名利,不再好奇。小孩一進入學校,我們便用一套難懂的、規範性的抽 象語言,以及一連串排比競爭的外在壓力,直接施加在他們的身上,澆熄了他們內心對世界好奇的動力。於是人被迫失去了對知識的熱情,學習變成被動,只靠名利 的外在壓力,才能驅策人學習。他們長大了,把這樣經驗內化,也跟著相信:只有外在壓力,人才會讀書,才有學習。於是知識倦怠,變成了這個社會的普遍特徵。
一個知識倦怠的社會,唯一能刺激它保持活力的誘因,是利潤刺激,經濟發展是它最耀眼的成績。至於在科學、文化、藝術、社會的大半領域,除了極少數人的傑出成就之外,我們應該承認這一代人的表現,普遍是平庸的,因為這一代人普遍失去了逼視真實世界的熱情。
平庸的這一代人要複製自己的思維在下一代身上,這是教改的死結,除非我們願意誠實的面對自己,樸素而且認真的重新認識自己,努力瞭解小孩成長的真相。
每 一個人本身都是一個「複雜」系統,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不是線性的。孩子對天地萬物的好奇心,就是探索知識的熱情,這是人最可貴的創造性特質,也是人創造 力、想像力的根源。教育者要做的是:小心翼翼愛護每一個孩子身上,這個上天賜予的最最珍貴的特質,幫助他們打開經驗世界,打開知識視野,引領他們溶入文明 創造,進入文明社會。但這項職責的前提是:紓解孩子們身上的外在壓力,啟動他們追求知識的內在熱情。把這件事做好,社會國家就會有競爭力。
不要倒果為因。不要一天到晚藉口提高競爭力,急著把人「分級分等分類」,反而壓抑了人內心最珍貴的知識熱情。
十 多年來教改的困境,就在於教育複製。因為太多人基於自己的成長經驗,只相信外在追求功名的壓力、不相信內在追求知識的熱情,所以十多年的教改,實行起來不 是半調子,就是一波三折,面目全非。一九九五年我看到教改路線偏離正軌,曾悲觀的在中時寫了一篇〈再等半個世紀〉,期待民間力量再起。
事實的發展比我所估計的樂觀。才十四年,民間教改的聲音便又重現街頭。
(作者為台灣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四一○教改運動發起人)
===============================
這是我今天在噗浪上看到網友推薦的文章,
看完之後,我的感觸非常深。
我一直認為台灣的價值觀很糟糕,
因為長期以來,大家都被扭曲的價值觀加上洗腦式的填鴨教育荼毒,
升學的目的竟變成了「未來畢業後可以賺多一點錢」;
考試只要死背硬記加補習就好,總之先考上所謂的明星學校再說;
更嚴重的是學校教育中根本沒有教導孩子動腦思考的課程。
而整個社會價值觀錯亂的原因,
就是如文中所強調的,太重視「實用」與「名利」。
以我任教的科目——日文來說,
在高中有很多學生對語言很有興趣,也很有學習語言的天分,
然而許多導師和家長,
卻會以「學測又不考日文,花那麼多時間學幹嘛?」為由,
而反對、阻止學生學習日文。
事實上,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是最事半功倍的,
因為有興趣,所以根本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和心力,就能獲得極大的成效。
特別是在沒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下,更能深刻體會學習的樂趣。
我不懂為什麼只因為「考試不考」,就要抹煞孩子的學習意願,
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到底要到什麼時候,台灣的教育才能跳脫可怕的功利主義呢?
我想到有一次坐計程車的時候,跟司機大哥閒聊,
他說他女兒唸中山女中,是全校第三名,
我說:哇,你女兒好棒喔!
但他卻接著說:
哪裡棒,我對她很不滿意,每次都只考第三名,
只拿過一、兩次第一名。
她一天到晚都在玩社團,我叫她多唸點書,她都不要,
要是她多唸點書,就能考第一名了。
我對他說:
你女兒又參加社團,成績又這麼好,
又會玩又會唸書,這樣是最棒的啊!
全校第三名真的已經很棒了,為什麼要一直追求第一名呢?
第一名又怎麼樣?
你希望她每天很痛苦地唸書,考第一名,
還是希望她維持第三名就好,但是過得很快樂?
司機大哥想了一想,說出的竟是:
可是我就是希望她考第一名啊!
我們隔壁有個唸中正高中的小孩,她每天都唸書唸到半夜一、兩點,
人家就拿全校第一名啊!
後來我一直不斷地試圖說服他,
但他還是很堅持他希望他女兒考第一名。
最後我忍不住了,便直話直說:
你這樣會給你女兒帶來太大的壓力,她可能會過得不快樂。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你希望她的高中生涯在每天熬夜唸書中痛苦地度過,
還是在維持中上成績的前提下,多參加社團,過得多彩多姿呢?
前幾天和小姑(老公的妹妹)討論到教育問題,
她說她之前看到一篇談論中國教育的文章說:
中國的教育總是叫人「朝著目標前進」,卻從不「活在當下」。
唸書是為了考上好學校,考上好學校是為了找份好工作,
找份好工作是為了以後過好日子……
然而等到你臨終的那一刻,你才發現你的一生都在追尋某個目標,
達到了一個,後面還有一個,永遠不停地追尋,
而你的人生,就在不斷的追尋中過去了。
試問,這樣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
在你嚥氣的那一刻,你真的不會後悔嗎?
比起所謂的拼經濟,我認為台灣更需要的是正確的價值觀。
在目前過度重視學科成績的學校體制中,孩子們的學業成績就決定了一切,
然而大家似乎都忘了,人各有長處,
一個課文默寫考了0分的孩子,未來可能創造出千百首動人的歌曲;
一個歷史年代背不清楚的孩子,未來可能發明出造福全人類的新藥,
如果老師、家長只因為他們學業成績表現不佳,
就把他們貼上標籤,認定他們沒有前途,甚至給他們更多課業壓力,
請問這樣的社會怎麼可能會有進步呢?
無論是家長、老師或學生,我誠心地希望大家能夠多想一想,
賺大錢固然是許多人的夢想,但請不要將賺錢當作人生的唯一目標,
活得快樂,才是真正令人稱羨的人生。
外省子仔:
你實在是應該愛改名叫臺灣子仔,你這篇說的很好
但是臺灣的社會不是很多元,以我們學電機的為例,畢業生出來壹大堆跑園區,大部份的人都是做重覆性的工作,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進到研發領域.
試想沒有一個多元的環境 就沒有多元人才的需求 也造成大家都只想往熱門學科鑽 其他冷門領域就沒啥人要唸 就算念了出來也失業
還有長期以來的士大夫觀念 也是很深的包袱 到現在做黑手 還是被人看不起 如果今天 我們的教育制度像德國那樣技職並重 我一定第一個去唸高職
最後你提到 很多學生有語言天份 但是因為昇學壓力的緣故被埋沒了 而家長跟導師會跟你說:讀日文沒效啦!考試沒考啦
也是因為這環境 對語言人才需求量不大 你自己唸語言學系畢業的也知道
唸語言的就是幾條出路 不是去當老師 就是往商界發展當業務(有錯的話 請指正)
慶幸的是 臺灣跟日本的交流頻繁 日語的重要性頗大
如果是冷門語系 那真的就比較吃虧了
還有一點 臺灣人對文化跟知識一點興趣也沒有
你自己在搞翻譯的也知道 大部份的書店 進的都是流行文化的居多
以日文來說 都是美容 時尚比較多
而英文的話的就是財金跟科技類
像我們這種語言程度不太好的 看那些書真的很吃力
有中文版 但都是阿六的 他們也翻的烏魯木齊(想殺人)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你們這種專業人才來協助我們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